沁阳中分校周训练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

ID:46928166

大小:2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30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_第1页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_第2页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_第3页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_第4页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沁阳中分校周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沁阳一中分校补习班周训练(四)1、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D.长途贩运发展7、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能够用来评价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C

2、.孙中山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指导思想8、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9、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1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

3、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1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②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③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④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15、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

4、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16、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7/7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7.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

5、院,变法图存18.“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自我更正:12345678910DDDBCCBDBA1112131415161718DCACCADA23.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材料一(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

6、。……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

7、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材料三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请回答:(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