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

ID:46904491

大小:3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9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_第1页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_第2页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_第3页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_第4页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周末练习(三)答案1A(B悄qiǎoC谂shěn,D.模mú)2C(A“孽”应为“蘖”,B“纹”应为“文”,D“陨”应为“殒”)3C(“遏制”指制止,控制;“遏止”是阻止之意。“湮没”强调“埋没”,多指由于时问、环境、时势等原因造成的“埋没”;“淹没”强调“盖过”,①指水大漫过、盖没,②引申比喻一事物掩住或盖压过另一事物。“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基于”是根据、由于之意)4D(A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应改为“各司其职”。B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的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C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5A

2、B项滥用介词“通过”导致主语残缺;C表意不清,应将“左右”去掉;D不合逻辑,应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6.D(中国并非首次参加)7A(B项偷换概念,“它”并非指“世博会”而是指“工业革命的另一面”。c项表述不当,应为“让进入‘小康’时代的国民大开眼界”;D项将已然变为未然,中国焕发生机为既成事实,并非世博会的作用)8.D(表述有误,伦敦世博会并非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而是展示了工业革命辉煌的一面)9B(微:假如没有)10B(B均为助词,放在表时间的词语后面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A连词,译为“并且”/连词,表示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译为“尚且”。C介词,译为

3、“因此”/介词,译为“经由…通过”。D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此处可译为“凭…的身份”)11C(①属于陈述时政弊端;⑤表现扬州百姓对于蒋瑶的爱戴,不属于直接表现;⑥说明他高洁、清廉)12D(“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捌设计”表述有误,原文“瑶规画咸称帝意”句意应为“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13(1)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大鱼,(皇帝)开玩笑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会”译为“恰逢”“恰好”;“直”通假字,译为“价值”;“畀”译为“送给…‘赠与”;“责”译为“索要”。)(2)

4、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率”译为“大多”,所省略“京军”应朴充完整,“为”表被动,以上要点各占1分)(3)俗话说“帮助(鼓励)(支持)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不好的,因此统治者和百姓之间就能相亲相台”。这难道说的不就是管仲吗?(“将顺”译为“帮助顺应”也可译为“鼓励顺应…‘支持顺应”,1分;“匡”译为纠正,l分.“岂…之谓乎?”宾语前置l分)14(1)描绘了一幅惨淡荒寒、满目疮痍的悲惨景象,(2分)是通过(青)天、(荒)月和难田(战场)三个意象表现的。(2分)(2)渲染了悲怆、凄厉的氛围,(1分)揭示了国破家亡、沦为俘虏的原因,(2分)

5、表达了诗人的一腔悲愤之情(1分)。15(1)齐彭殇为妄作海上生明月(2)直挂云帆济沧海晓来谁染霜林醉(3)无可奈何花落去红杏枝头春意闹(4)雨雪霏霏艰难苦恨繁霜鬓(错1字该句不得分)16、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促进外向型企业提升竞争力(“人民币”“汇率改革”“外向型企业”“提升竞争力”各占l分)17【示例】感激教诲你的人,因为他指明了你的方向;感激诋毁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18【示例】山村的夜静极了。一轮圆月从东方蹦出,像一只银盘挂在天边。皎洁的月光从这只银盘抖出,撒在松软的乡间小路上,与地上灯光交相辉映,整个乡村显得格外宁静、清幽。阵阵清风,吹动了秋日的败草,吹

6、过粗糙的树干,带来了一股股泥土的清香。(“意境优美”2分,修辞l分,连贯通顺l分。)19①“男人还没想要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响声”,暗示“男人”是想偷偷地进去,不想让人发觉;②“男人还没想好说什么,只好进到屋子里”,说明“男人”对被发现缺乏心理准备,并不是真正来“拜访”的;③“男人一惊,口袋里的手使劲攥了撵”,看出男人被认出的紧张感,“使劲攥了攥”的当然是那把刀子;④“男八当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可以看出“男人”的这次“拜坊”是有预谋的;⑤“男人不是来借水喝的,不过并没有阻拦”,直接点明了“男人”不是为水而来,而是另有所图。(找出一点得2分,分析2分

7、;任找两点并分析即可得满分;找到文中其他照应,有道理亦可。)20一方面写月亮出来照亮了黑暗,(2分)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男人”心理的变化:摒弃了黑暗,变得一片轻松。(2分)21“男人”是一个差点失足犯罪、良知未泯的打工者(建筑工人)的形象。(2分)他为了去探望劳教的儿子而想通过抢劫的方式弄到钱,但当他面对单纯机灵的“男孩”时,不禁心生关切、爱怜,良知再现,最终救赎了自己的灵魂。(2分)22认同。(2分)文章到倒数第二自然段故事情节就已经非常完整,(2分)以此结尾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强小说的文学色彩。(2分)不认同。(2分)小说最后一自然段是前面有关情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