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

ID:46853199

大小:71.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1-28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_第1页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_第2页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_第3页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_第4页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教师培训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李瑾瑜2008年1月11日一、关于“农村教育”的认识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里,对农村居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农村教育表现为一种“离农”的教育,它以城市为中心,培养离开农村、农业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又表现为一种“为农”的教育,它强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农村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职能。“为农”教育是政府主导的价值取向,“离农”教育则是农民自主的民间价值取向。但是,农村教育条件差,质量低,绝大多数

2、农村人不能通过教育实现改变身份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的理想与梦想,农村教育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所以,大多数农村人对农村教育并不满意。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映农村教育要么“离农”,要么“为农”。因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农村教育一旦选择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对另一个的背离,使人们对农村教育的功能认识陷入困境。“为农”教育要求农村学生服务农村、安守农村、扎根农村,这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但却不利于农村孩子的社会流动,有违社会公平原则。“离农”教育虽然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流向城市的可能性,却造成农村教育疏远农村社会,不利于农村的进步。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城市就象一块巨大的磁

3、铁,吸引着农村人,特别是农村的上过学的年轻人,“离农”成为大多数农村孩子选择上学的唯一动力,也是获得教育收益的唯一出路。农村孩子将教育看成是掌握文化知识,积聚城市阶层所需要的文化资本,最终改变农民的身份。但农村知识精英流向城市,造成农村人才匮乏,从根本上滞缓了农村的发展,使农村贫困化更加严重。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的悖论,有人提出实现城市化或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异,消除城乡之间的封闭、对立与分割,这样,农村教育功能变得多样化。还有人提出城市“反哺”农村。这些思路有一定道理。但能否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城镇化和城市化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

4、最重大的变迁之一。城镇发展模式主要以乡村社区为重点,强调“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结果城镇遍地开花,占用大量土地,又达不到效果。城市化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以大城市各种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或扩散效应。城市财富的不断积累加剧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城市是财富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财富流向的变化。城市与农村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半学条件、师资水平差别十分明显,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上严重不平衡,农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负担过重,丧失教育的机会更多。我国农村教育的最大缺憾是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式教育为主,面向广

5、大农民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很不完善,甚至缺失。教育对农村儿童是权利而不是给予或施舍。我们看待农村教育时,总觉得教育对农村孩子是给予,而没有认为是应该享受的一种权利。一提到农村、农民、农村教育,我们的观念中能想到的就是贫穷、落后、愚昧等等负面甚至贬义的词语,在这种思维下,我们总是把劣质的东西推荐给农村。所以,认识农村教育,就有“公民”与“农民”两个视角。从给予或施舍的角度看农村教育,我们更多的是优越、优势甚至是距高临下的心理,这本身是不公平的。没有人在不公平的心理中能够有实现公平的行动。正因为这样,我们总是在抱怨、指责甚至批评农村教育,“我们对你们都够可以了,你们还如何

6、”是多少人的心态!回归农村教育的本真价值,屏弃工具价值,才能把教育当作农村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加以维护。在我们的社会分层观念中,我们总会认为农村农民是无知识、没教育的代名词。不好好读书就种地当农民,怎么象农民,是许多人的口头禅。农民缺乏教育,不能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不仅没有成为我们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的理由,没有成为我们为农民呼吁呐喊保卫教育权利的依据,反而成为我们讥讽贬低甚至侮辱农民的把柄,没有教育反倒成为了农民自己的罪恶!有一本名曰《知识改变命运》的书,选择了几十位“追求知识、顽强奋斗,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的各界各路名人是如何通过读书教育成为“人上人”的历程。其中书中介绍的第一

7、位是北京大学副校长、生物学家陈章良。陈先生的照片下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读书,我现在可能是海边一个捕鱼种田的渔民”。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受了教育、读了书、成了名的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心声。我们平时也看到一些人同样的表述:如果不读书,可能在放羊、在修理地球、在给别人打工、在伺候老板,等等,总之,不读书就注定干“低贱”的事。对这样很普遍的偏见性观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发问:我们是读了书才有幸没有成为农民,当农民应该是不读书不受教育的人!如果真正按照常理,那些深深体会到农民辛苦又有幸没有成为农民的“人上人”,更应该用自己的声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