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

ID:46785927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_第1页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_第2页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_第3页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_第4页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探究进展摘要综述了玉米螟防治方法,着重介绍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抗虫育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效果。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方法;问题中图分类号A435.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8-0190-02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主要有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订alis)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iis)2种。亚洲玉米螟是我国玉米螟的优势种,其具有的特点是危害潜力大、虫体小、分布面积广,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

2、第一大害虫。由于玉米螟的危害,常造成玉米减产15%〜30%,甚至更多[1]。由于玉米螟的经济重要性,对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自1983年起,玉米螟研究一直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进行协作研究,许多关键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防治技术研究现状1.1农业防治间作可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玉米与花生和红花苜蓿间作,能显著减少玉米螟的危害;间作套种的玉米田间天敌增多,玉米螟被害株减少,且玉米套种红薯效果最好,优于套种大豆和花生;玉米与匍匐型绿豆间作能明显提高赤眼蜂寄生率;玉米田间种向日葵,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种植诱集作物也可以减少玉米螟的发生。如早

3、播小面积的玉米以诱集玉米螟产卵,然后集中消灭,可以减轻玉米被害率40%以上;亚洲玉米螟在蕉藕及其叶片粗提物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品种,说明田间种植蕉藕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强的产卵诱集作用。在玉米抽雄初期,拔除1/2雄蕊,既能减少虫口密度,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又能降低植株养分的消耗,增加产量。1.2抗虫育种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治玉米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第1个抗螟杂交种“植单抗螟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黄早四为父本、植店122为母本选育而出的。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经过筛选认为豫单2001、郑单958、新单21、新单23、沈玉21、滑丰986、郑单958、张玉9号和浚单18的综合

4、抗螟性较好;吉林省成功培育了抗螟杂交种四单18号。此外,辽宁省农科院也筛选了一些抗虫品种,如沈试31、丹玉2151、中丹玉24等。近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将外源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晩,1993年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1995年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玉米,获得转基因植株。截至目前,已获得转Bt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国产Bt玉米于1997—2000年先后在河北、山东和北京进行中间试验,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进行环境释放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抗虫效果。孟山都公司的转Bt基因玉米(MC2884)在黑龙江地区种植抗玉米螟效果

5、显著,并且持久稳定,至少可挽回5%〜10%的产量损失[2]。1.3物理防治黑龙江省肇东县曾设黑光灯诱杀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只有30%左右。随后,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利用高压汞灯来诱杀玉米螟成虫,防效得到提高。随着频振式杀虫灯的问世,高压汞灯已逐步被取代。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波和趋色等特性,利用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先进的物理技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玉米螟防效达50%〜70%,效果好于毒死脾颗粒剂,杀虫灯能诱杀多种害虫,对减轻农林害虫危害也有很大作用。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利用玉米螟雄蛾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具有明显趋性,应用性信息素干扰

6、雌雄虫的交配行为或诱杀雄虫,使雌虫不育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吉林省植保部门曾开展性诱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试验推广工作,并对水盆诱捕器设置高度、密度、设置时间、诱芯剂量进行了研究。国内也进行了玉米螟辐射不育技术的研究,其原理是在蛹期内用一定剂量Co60放射性同位素辐照人工饲养的玉米螟,以损伤雄虫精子,待其羽化后放到田间,与野生种竞争雌蛾交配,使之当代产生不育卵或下代不育,以达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3]。1.4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天敌有白僵菌、捕食卵的瓢虫、寄生蜂、细菌、病毒、瞬类、捕食幼虫的屢艘、线虫等,我国共有70种以上,其中寄生性天敌20多种。寄生蜂和病原微生物是玉米螟生物防

7、治研究的焦点,尤其是赤眼蜂、白僵菌和斯氏线虫等。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赤眼蜂繁放治螟工作,已形成一整套繁育、生产技术及田间放蜂方法。玉米螟赤眼蜂种类较多,其中以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i'ammadendrolimi)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hebetor)为优势种。试验证明:释放量在15.0万〜22.5万头/hm2就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杲[4]。利用赤眼蜂携带肮(苏云金芽胞杆菌)或病毒防治害虫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试验表明载Bt菌赤眼蜂的防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