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34482
大小:7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6
《佤族、布朗族、德昂族身份认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仮族、布朗族、德昂族身份认同探究[摘要]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仮族、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关系,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本质上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互交织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巩固仮族、布朗族、德昂族同其他群体的社会文化联系,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我国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探究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身份认同,对于维护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仮族;布朗族;德昂族;身份认同;研究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形成了少数民族沿陆路边疆聚居、分布的特征
2、。在我国边境地区及其毗邻的周边国家之间,存在30多个跨境民族,云南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26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仮族、布朗族、德昂族在其中,众多的人口跨中国与邻国的边境地区居住。云南边疆以及邻国相邻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与这一地区的仮族、布朗族、德昂族及其状况,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仮族、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共同的血缘文化关系,分居于不同的国家,其群体身份一直是一个敏感的文化和政治问题。事实上,相比较其他群体,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身份认同意识的多元性。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身份认同问题本质上是文化认同与政
3、治认同相互交织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巩固仮族、布朗族、德昂族同其他群体的社会文化联系,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完善边境地区同国家之间的“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一、认同、身份认同“认同”一词,最先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也即社会群体成员在认识和感情上的同化过程。但在辗转使用中,'认同'又在原义外稍有偏离,衍生出另一种涵义,可以概括为社会成员对自己某种群体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P17)“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
4、理论崛起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身份”本身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作为人类社会中识别个体成员、体现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身份一般可以分为客观身份和主观身份两类:客观身份如民族、籍贯、年龄、辈份、性别和职业等;主观身份指个人的身份认同,如内部人和外部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一个人的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联,所以身份又意味着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以及相关的行为规则和身份意识。社会文化体系好比一盘棋、一张网,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个人必然要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认同关系,并遵守相应的文化编码,以逐步确立
5、自己在某一社会秩序中的个体角色。[3](P38)仮族、布朗族、德昂族族源自古代的百濮族群,族源是影响仮族、布朗族、德昂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族源反映出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起源、迁徙、演化和发展过程,围绕族源形成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直接反映的仮族、布朗族、德昂族自我意识,对仮族、布朗族、德昂族的身份认同意识和认同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二、仮族、布朗族、德昂族概况云南仮族、布朗族、德昂族自古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他们是云南古代哀牢国的主要居民。公元前300年云南西部兴起古哀牢国,由于西汉开发西南夷,东汉设永昌郡,哀牢国衰亡。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唐宋南诏、大理国政权的
6、兴起,由于来自社会的以及自然的影响,“濮人”内部自唐代开始发生分化。[4](P2)据唐代记载:“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延澜沧江亦有部落”。(唐)《蛮书》卷四《名类》。"望苴子蛮”即今仮族,唐代居住在澜沧江以西的今云南省临沧地区南部和相毗连的缅甸择邦地区。'‘扑子蛮”为今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族的先民,居今云南省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诸地州和与之相邻的中南半岛北部地区。元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等,对"濮人”的社会产生剧烈的影响。元代的蒲满,仍包括现在的德昂族和布朗族先民,德昂族与布朗族、仮族同源,
7、均源于“闽濮”,在历史上称为“朴子蛮”、“朴蛮”、“蒲人”、“崩龙”、“波龙”等。[5](P101)明清时期扑子蛮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今天的布朗族、德昂族和克木人。中国学者认为,孟人和高棉人最初居住在中国的西南部,即今云南省南部与中南半岛相邻的地区。[6]以后孟人和高棉人逐渐南移,孟人在今缅甸、泰国一带建立林阳、哈利班超等古国,高棉则迁至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建立了扶南国。以后居于缅甸的孟人大部分被缅族所征服,今泰国地区的孟人则降服于泰族,这两个地区的孟人大部分被征服者所同化。未曾南下一直居住在云南省南部和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北部地区山区的孟人和高棉人,则长期保
8、留自己的特点,演衍为今天的仮族、布朗族、德昂族与克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