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27335
大小:2.2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基于FDTD方法研究重力作用下瑞利波传播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7月第4l卷第7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July2015V01.4lNo.7http://bhxb.buaa.edu.cnjbuaa@buaa.edu.e11DOI:10.13700/j.bh.1001—5965.2014.0503基于FDTD方法研究重力作用下瑞利波传播特性刘宁,李敏+,孙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北京10019I)摘要:瑞利波(R波)在地质勘探和无损检测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重力作用对其的影响不可避免.基于前入提出的重力作用下的R波波速
2、函数,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弹性参数下重力对于该波速的影响,给出了近似波速函数的适用范围;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交错网格离散格式及扩展边界条件,模拟了微分高斯脉)中(DGP)激励下,准半空间体各向同性线弹性介质中的波传播问题,得到了更接近理论结果的波速值,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重力对时域和频域响应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为了更为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有必要在模拟中加入重力作用.关键词:瑞利波;时域有限差分方法;重力影响;微分高斯脉冲载荷;扩展边界条件中图分类号:0347.4+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65(2015)07—1239旬7瑞利波是一种在固体表面传播的弹性波,早在
3、1885年,科学家瑞利就预测了该波的存在并以其命名.由于瑞利波具有易产生、易识别和低衰减率(平行于介质表面方向)等特性,使得其在无损检测和地质勘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并在许多其他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这些应用研究中,重力对界面波传播的分析和探测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3,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重力作用下瑞利波的传播特性.目前,各种数值方法被广泛用来研究弹性波的传播机制,如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元方法、边界元方法和离散元法等旧1,这里主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FDTD)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有限差分方法是最早,也是目前应用
4、最广泛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FDTD方法最早用于求解Maxwell方程,由学者Yee于1966年提出¨1.1970年,Aherman和Loew.enthal¨1模拟了爆炸点源在3/4矩形面中的弹性波传播问题,同时分析了矩形长宽比对差分结果精度的影响,开始将FDTD方法应用于求解弹性波动方程问题.随后,Virieux¨。提出了稳定的2阶精度有限差分格式,即速度-应力有限差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泊松比的介质,并应用该方法模拟分析了纵波(P波)及竖向横波(SV波)在非匀质介质中的传播问题.1995年,Dai等∞1采用4阶有限差分格式离散网格,同时采用了2阶精度时问差分格式的FDTD方法,推导得到
5、了二维固一液两相介质中的P波传播速度.2002年,Sehroder等¨。采用并行算法、交错网格FDTD方法及完全吸收边界条件分析了含有夹杂的弹性波传播问题,同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2009年,Jafargandomi和Takenaka¨。采用非标准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了二维波动方程,分析研究了P—SV波的传播机制.2012年,Matsuda和Biwapl采用FDTD方法分析研究了非线性弹性固体介质中Lamb的传播特性.收稿日期:2014-08.11;录用日期:2014-11-20;网络出版时间:2014-12—1709:33网络出版地址:WWW.enki.net/kcms/detail/1
6、1.2625.V.20141217.0933.004.html作者简介:刘宁(1988一),女,辽宁丹东人,博士研究生,nicolaliu@buaa.edu.cn}通讯作者:李敏(1968一),男,湖北天门人,教授,limin@buaa.edu.cn,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动力学引用格式:到宁.李敏,孙杰.刹蹋FDTD方法研究重力作甩下瑞刹波传播特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10):12391245.LiuN,LiM,Sun1.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ofRqki曲waveundergravitybasedonFDTDmethod【)1.Journa
7、lofBei—r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2015,41(7):1239-1245(inChinese).124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FDTD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波动方程的求解,然而在许多波动问题中,空间域通常是无限大的,在研究初期,计算机计算水平有限,无法处理规模较大的数据,因而有学者提出了在计算盒边界上引入吸收边界以消除反射.虽然吸收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