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41272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当教师就是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当教师,就是尽责任拜读了张晓英的《走进学生心灵》“责任”一篇,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真正明白了作为一个教师应遵守怎样的职业道德及一个教师的工作目的。我个人的理解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关爱孩子,不误人子弟。说白了,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用爱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孩子。当教师,就是尽责任。热爱关爱每一位孩子是我们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当今的学生可远远不如九几年和零几年的学生那么听话,好教。现在的学生呈现1=出很普遍的不爱学习的习惯。有的学生整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无忧无虑地吃、喝,从不顾及自己成绩的低下。发下试卷,对分数溜了一眼,成绩再低,
2、也从不脸红。这些学生似乎永远没出息。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有都照样我行我索;仃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儿名;有吐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n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休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而狠狠的讽刺、挖苫他们,•点
3、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來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耳闻冃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主张施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有效的,但如果“赏识”只是一味的夸奖,对其缺点错误不闻不问的话,那么也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哪里来的抵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残酷的竞争中只能胜不能败,前进时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失败犹如山倒一蹶不振。学生犹如一棵幼苗,要促使其茁壮健康成长,不能只给予它需要的东西,也就是
4、说,仅仅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温暖的阳光还是远远不够的。农民一般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也没有一个农民认为只要把种子撒在地里,浇足水、施够肥就会有好的收获,他还必须还要进行精心地修理,去除其中的杂草和多余的枝杈,否则就会荒芜或造成“疯长”。如果说去除杂草对幼苗还无所谓的话,那剪除枝杈则无异于“动手术”了。学生身上的缺点错误正如人身上的毒瘤,短期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倒是动手术反而令人感到恐怖,然而如不及早切除,则越到晚期越难根治,也越痛苦。诚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到社会上栽跟头,不如在学校做点预防,种点疫苗,最起码可以增强点心理承受能力,不至于灰
5、心失望寻死寻活一败涂地。“玉不琢不成器”,人性不仅仅是善的,也不仅仅是恶的。赏与罚、奖与惩总是相对出现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畸形的。惩罚之于教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惩罚,惩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运用惩罚的,体罚犹甚。如何惩罚?由谁来惩罚?惩罚的“度”是多少?低了无效,还会养成违规乱纪的毛病,高了则容易导致许多不良的后果。“度”确实很难把>握,且因人、因校、因地制宜,但相对来说总有个范围,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那就是凡有资格惩罚学生的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具有非常高的素质,并且要真正爱学生
6、、爱教育,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执法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学校中惩罚的权力是不是也应该收一收、专一专?古代军事家孙武每颁布一条军纪之前,必三令五申,保证每位士兵清楚明白,然后颁布下去,严格执行。学校应该做好校规校纪的宣传,且不可草草了事。好的校规校纪应该是学生做人行事的准则,没有人敢犯,更没有人想犯,如果有谁不小心犯了,也清楚自己该受什么样的惩罚,从而受之坦然,引以自警。然现实的情况是:舆论媒体这个“长舌妇”把教育搞得一团糟,犹如一个父亲在教训自己的孩子时,邻居的妇人偏偏过来,说:“唉,这孩子真可怜!”此时,孩子不想哭也要哭了,再后来,这位父
7、亲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孩子了。纪律不是一个人的纪律,更不是要针对某一个人,而在于维护一种祥和的秩序,对于一个经常严重违纪的学生不进行必要的惩罚就是对其他学生教育的不公平。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事情,其威慑力就在于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也使其他学生间接地汲取教训,不敢犯类似的错误。教育学生不能没有惩罚,教育中的惩罚要远远高于监狱中对犯人的惩罚,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一门复杂的学问,只有那些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才能有效的运用它。最后要说的是,惩罚不能滥用,在教育中永远都是辅助手段。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
8、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