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13683
大小:52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满分60分)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齐”的是哪一类( )A.功臣 B.王室子弟 C.商代贵族 D.诸侯2、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
2、县制3、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4、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A.御史大夫、知州B.剌史、通判C.刺史、知州D.御史大夫、通判5、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
3、的封国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7、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9-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
4、气 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8、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组成中朝,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 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D.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9、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
5、.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10、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11、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C.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
6、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14、宋代制定了文官执政的制度,军队不参与政治,军队的元帅亦由文官担任。宋代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A.限制武将滥用职权B.加强了军队战斗力C.保障军事决策正确D
7、.避免军人干政局面的出现15、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9-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1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士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 C.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