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07075
大小:373.6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3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
2、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②由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所以,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已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③中国
3、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皈依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④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与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即以英雄义士为主体
4、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⑤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英雄用掺杂着各类正面因素(如友情、亲情、爱国主义)-1-的暴力行为对反面人物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消灭,最终完成对正义的救赎和对暴力的消解。中国武侠电影特别是在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神圣化、暴力的喜剧化、暴力的舞蹈化、暴力的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
5、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⑥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武侠电影以武侠文学为原型,其武术打斗具有高度艺术化、表演化的特征,被称为“武舞”。B.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C.中国
6、武侠电影在武打和情节中,隐含着文化伦理,它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D.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方面内容。B.文章①②段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后着重对“武舞”进行了阐述。C.文章③~⑥段从四个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层次清晰。D.文中第②段运用因果论证,着重阐述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打其实就是武舞表演。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
7、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都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优美的动作奇观。B.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等等都有特定的文化含义。C.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D.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及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而且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
8、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传播渠道、审美标准的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