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

ID:46393552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_第1页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_第2页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完美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创作概况。2)结合诗歌背景,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3)学会通过意象的分析和字句的锤炼鉴赏诗词。4)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课程类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辅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诗仙”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诗圣”杜甫的作品。初中时我们学过杜甫的《望岳》,知道了杜甫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过他的《春望》,体

2、会了杜甫被困守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么,当杜甫流落他乡,又对暮逢秋时,他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杜甫晚年的作品——《秋兴》。(板书题目)(插PPT)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这些知识大家在初中都掌握了,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这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杜甫晚年的创作情况。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

3、,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他决定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实现。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漂泊西南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在夔州居住的两年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430多首诗,或追忆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这三首诗都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作于大历元年(766)秋天。《咏怀古迹五首》也作于766年

4、,《登高》作于767年。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这三首诗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我们看一下题目《秋兴八首》,这是一组诗。共八首,书上节选了第一首。(首先我们看看“秋兴”是什么意思?插PPT)秋兴,就是因秋起兴,借秋天的景色感悟抒怀之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是借景抒怀的,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诗。(二)诵读感知,把握诗歌大意和感情基调。我给大家找了这首诗的朗诵范例,听的时候请认真体味朗诵者的感

5、情。(放录音)接下来就请各位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自由朗诵一分钟)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意象凄凉(感觉凄凉的意象有:孤舟、寒衣等)、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哪一句能体现出来?)、萧瑟阴凉的气氛(哪儿看出来的?)等等。〗嗯,很好,大家对这首诗的整体把握挺正确的。我们在体会诗歌感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意象的分析。(三)合作探究,分析情与景是

6、如何交融的,以及诗人的感情。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四人为小组交流。这首诗正好是四联,那么我们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组首联,第二组颔联,第三组颈联,第四组尾联。每一组对自己分配到的这一联里的意象、字词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字词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接下来就咱们一起朗读一下。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诗人没有用“凋落”而用了“凋伤”,“伤”带上了作者的忧伤,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

7、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兼”、“接”、“涌”、“阴”。】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往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绽放就潸然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