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

ID:46339913

大小:1.9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22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_第1页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_第2页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_第3页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_第4页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第三章:分家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互动作者简介:麻国庆:1963年出生,1982年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6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从容观琼先生,1989年6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费孝通先生。1994年—1996年以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在东京大学大学院文化人类学专业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留学,师从末成道男教授。1996年10月回国,1997年在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4月至2

2、004年9月,留校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人类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及研究工作。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和东京都立大学大学院社会人类学专业的客任副教授。2004年9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作者简介:麻国庆: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兼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教

3、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评估专家。第一章:导论《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是麻国庆老师的一篇博士论文,这篇论文为如何写作一篇规范的论文提供了经典案例。在导论的篇幅里,作者提出选题的构思,他认为不同情境下的称谓体现家的特点,个人,群体,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用家的内在结构和其外延性来建构的,在导论中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家的特点,家庭的类

4、型,关系,功能扩大以什么形式出现,家的运行机制和具体集团形式是什么,家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关系是什么;家,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提出了一些他对家的问题之后,紧接着他便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找出那些研究与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出了一个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梳理相关研究的部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以日本学者为主导的满铁《中国农村惯性调查》是着重对中国社会特质的调查,通过《惯性调查》作为文献资料,结合其他地区或日本国内的情况对比一些研究成果,日本的学者着

5、重于描述中国农村村落层次本身的结构特点,但是理论升华不足。而杜赞奇,黄宗智等学者则是从文化,权力,国家的角度,以自上而下的国家的视角来探讨各种社会关系与文化网络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两种倾向的学者都注意到了亲族关系与村庄的分化,但对组成亲族关系的具体的宗族以及家庭内在机制描述较少。第一章:导论第二个部分宗族理论检定学派,主要以弗里德曼对中国东南宗族的研究与普里查德的非洲宗族模式进行对话来探讨宗族同国家的关系,但是对宗族内部动态的运行机制较少谈及。第三部分对于中国学者的研究建构,主要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以及

6、林耀华《金翼》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开端,构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以家为出发点的同儒教化与土地制度探讨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但是侧重功能与结构的研究,但对于功能与结构背后的变迁没有提及,这也是由于功能学派的自我设限是对于社会文化动态变迁的忽视与弱化有关。然后便是提到了作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作者的研究思路基于两点:一:是以具体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二:是在动态中对寻求家与社会的联系性以及他们与整体社会和大传统的关系。家庭与家户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础家庭是以血缘为纽带衍生的“家——分家——宗族——姓

7、”这样的一种体系;而家户则是以地缘为纽带的一套“村——乡——城——都会——经济区域”体系。他将对家与社会结构的研究置于以Y轴表示家庭与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阶序关系同X轴表示社会与国家脉络的“差序格局”的框架之中,并通过立足于田野调查,以及文献资料的多元化比较来实现他对于家与传统社会结构的互动性。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一、大家庭观念与绅士二、传统农民社会的大家庭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家的观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中国传统社会对家的理解有自己的一种

8、理想化模式。作者借用了很多古人、典故等说明这一点。第二章:家庭的观念与实际社会人类学界研究汉族家庭的很多学者,特别是在半个世纪前,他们认为汉族的家庭主要以四世同堂为主。实际上大家族、联合家族等都是汉族对家族形态的一种理想化而已。费孝通先生认为此种大家庭在中国并不通行,充其量也就是在乡绅阶层较为流行。他认为在当时的小农经济中农田经营和劳动与大家庭并不适应,农民受传统伦理的影响并不足以抵住经济上及家庭内部结构上趋向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