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24025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三毛作品中主角人物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毛作品中主角人物探究三毛的作品只用第一人称写作,她说她写的故事都是她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的东西。三毛是把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❷然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亲历的真实生活,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生世相,以及情感心路。一、游戏人生女作家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与荷西在西撒哈拉结婚,婚后,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妇。当时,三毛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社交,不用为生计发愁,有大把的时间,还积累了不少的人身经历和感受,所以正处于厚积薄发的大好写作时机。1976年,三毛35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因此写出了《撒哈拉的故事》这样比较好的作品。“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
2、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1]这是三毛的自我表白。确切地说,三毛没有❷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又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2]三毛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
3、丈夫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3]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是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二、展现自我三毛一再强调:'‘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生活。”"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
4、"迄今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4]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后者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我”,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
5、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宿。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三毛说:'‘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我的五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5]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我执”,三毛作品构成了奇特的人生风景。她用生活来塑造自己,用心来诉说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读者。就作品的内容而言,“我”所叙述的一切,是三毛长长的生命旅程和情
6、感心路,是三毛塑造的自我形象。三、主角还是配角根据“我”的位置,三毛的主要作品可分为两种。1.“我”为主角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两个集子中的大部分篇章当属这种情形。作品集中描写的是三毛自己的故事,坦露的是私人性的情感体验。在“我”的身历中,三毛活泼的个性飞扬着,喜怒哀乐的神情浮动着,作品讲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从中贯穿和最后凸显的则是作者鲜明的自我形象。三毛一再强调写自己,这为读者通过她的文章了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这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她的真诚和爱心,此外还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三毛对身为一个海外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她的笔下,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
7、家的外国人的批评讽刺随处可见,就连对她的公公婆婆也不例外,例如,她在文章中说,荷西刚刚去世,公公婆婆就在饭桌上开口与三毛理论怎样分割继承荷西与三毛的住房。2.“我”为配角的作品。如《士为知己者死》、《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等。在这些故事中,三毛退居次要位置,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但她并非生活中冷漠的看客,无法不动声色地写这个“自我”,她在作品中留下浓重的创作主体的投影。正如三毛自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