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地质论文

荔波县地质论文

ID:46254144

大小:73.8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22

荔波县地质论文_第1页
荔波县地质论文_第2页
荔波县地质论文_第3页
荔波县地质论文_第4页
荔波县地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荔波县地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荔波县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浅析学院:贵州大学明健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1年月25H荔波县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对策浅析荔波县地理位置荔波县位丁贵州省南部,珠江流域上游,处于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县境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交界,北部与三都县和连,地处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397之间。东西长65.04公里,南北宽58.6公里,距省城贵阳247T米,距州府都匀88T米。根据荔波县20

2、09年已完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全县总面积2415.45平方公里。(-).环境地质问题一.地貌的特征荔波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为贵州高原与桂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高差较为明显,东北隅最高海拔丿」亮山次峰1468米,最低海拔打狗河岀境处300米,县城海拔428米,平均海拔758.8米。多数乡镇海拔在400至800m之间。荔波县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在大地构造上,东临江南古陆,西近黔桂台凹,处于江南古陆西南边缘的褶皱地带,境内山多平地少。地形受地质构造

3、控制较明显,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形成山地与谷地rh西而东相间排列,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组成全县山脉与河流谷地成北偏东向长带状相嵌分布的格局。山地屮多有小河流沿背斜轴或断层发育。河流水系发育程度受岩石控制较明显。山地多为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发育,地表水流小而短,谷深流激,多盲谷和伏流,地下水系较发育。碎屑岩分布的丘陵及低山地,地表水发育较好。东北隅为樟江,三岔河——茂兰和甲料河分水岭,山高水低,河谷深切,河流沿古陆边缘断层发育。荔波县地质古老,县境出露地层,除前寒武系地层深埋于地下外,从寒武系至中三叠统均

4、有分布。岩层总厚度为6000-7675米,以古生代地层发育最好。县境内沉积岩层广布,有新生代陆相碎屑岩,中生代海相碎屑岩和化学岩,古生代海和化学岩、碎岩和泻湖和煤系,元古代浅变质海相、碎屑岩和化学岩等。未见火成岩分布。一.荔波县城市发展的情况及工矿企业的分布情况1.人口结构2009年末荔波县总人口17.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万人,占总人口的8.6%;少数民族人口15.87万人,占总人口的93.79%。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24种民族。根据《荔波城镇化发展规划》,2009年全县城镇

5、人口5.7万人,城镇化水平35%,比2004年的23.4%提高了11・6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11.69%0,自然增长率6.06%。,符合政策生育率93.21%。2.国民经济2009年全县GDP完成14.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89亿元、5.67亿元和6.29亿元,比上年増长6.5%、21.0%、17.06%,产业结构之比为19.47:38.14:42.39,呈二、三、一格局。财政收入稳定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财政总收入完成2266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

6、成10733万元),增长24.45%(29.44%);规模工业产值88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3.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亿元。粮食总产量完成62025吨,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9元,比上年增长14.94%;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9564万元,比上年增长45.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11万元,增长23.19%o3•基础设施概况(1)能源荔波能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4.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4.43万千瓦。原煤储量5.2亿吨(其中无烟煤3.2亿吨)。以水电、煤炭为主的能源建设取得了相当成

7、效,2009年度水电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亿元,占全年产值14.8%,煤炭工业企业完成6.1亿元,占全年产值41.1%O在国网电力支持下,全县工农业及生活用电平稳。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能源消耗以用电为主,其次燃煤,第三为可再生能源沼气,只有小部分农户生活燃料仍然采用薪柴。(2)城镇建设荔波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城镇规模小,功能较为单一,缺乏支撑产业,县域经济小,县级财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荔波县共有17个乡镇,总人口不足18万人,厂矿少,城镇就业率低,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难度大,农村受自然、资源、市场、观念的约束,主

8、导产业规模小,集约化、商品化水平低,依赖土地生存的人口多。“分户经营,口我消费”仍占主导地位。城镇二、三产业和对欠发达,缺乏支撑产业,非农就业岗位少,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对农村的吸引力不强,农民对城镇的依赖和进城的欲槊也不强,人口聚集缓慢,制约城镇化发展。同吋由于县域经济总量小,县级财力弱,政府用于城镇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限。大部分乡镇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