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6492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职高生英语学习中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职高生英语学习中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职高生英语学习上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包括有学习动机欠缺、学习情绪消极、学习信心缺乏、自卑心理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职高生英语学习的效果,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要健全职高生英语学习动机,正确评价自己,克服消极情绪,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对策,这也是有效提高职高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关键词】职高生;英语;策略一、职高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问题1•学习动机欠缺。职高学生的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学习没有明确目的,
2、这点在英语学习中表现的也很突出。由于不知道学习英语有什么用,怎么来学习,认为出国、上大学与自己无缘,何必学英语,导致外无压力、内无动力,没有学习的欲望和要求,没有学习的紧迫感。也有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英语无多大关系,不会英语,同样能掌握该专业技能,同样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学习上表现为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是学习的奴隶。2.学习情绪消极。有的职高学生因英语基础差,思想包袱沉重,顾虑重重而产生焦虑,常为学习英语而惶恐不安,上课时怕被老师提问,思想难以集中,严重影响学习,学习差又会引
3、起新的焦虑,不少学生陷入焦虑与学习成绩不好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3•学习信心缺乏。有的学生由于英语考试屡次失败,又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感到学好英语没有希望,丧失信心,看到英语书就头疼,把学习英语视为畏途,往往唉声叹气或独自垂泪,认为自己太笨了,产生自卑心理。二、职高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家庭原因。任何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思想问题的产生一样,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及家庭原因。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是如此。现在社会上,真正用英语的人还是少数,英语的重要性被许多人忽视。而作为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中学生,他们的生活
4、比较单调,所接触的生活空间也很狭窄,社会上一些消极观念、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外语无用论”思想。他们在学习上不愿下苦功,稍碰到点困难就畏惧不前,产生厌学、拒学心理。2•教师原因。教师是决定学生学习情绪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仍有部分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大部分或全部花在词语解释、中文翻译、语法分析和归纳规则上,教法单一且模式化,忽略学生自主学习,忽略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堂气氛沉闷,对学生英语学习不从方
5、法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兴趣索然,厌烦心理由此而生,并日趋严重。3•学生自身心理原因。有些学生从初中到职髙,英语都是弱项,加上学习不得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屡经失败,反复努力也不见效果,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学生学习不得法或对失败归因不当以及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等,都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受挫心理的产生,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三、健全职髙生英语学习心理的对策1.强化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成败有不同的归因,并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
6、作用,而起动机作用的关键因素是能力和努力这两个内部因素。因此,教师应纠正学生的归因偏差,尽量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到自己努力程度不足上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防止受挫失败的学生归因偏差。2•提高学习兴趣。英语教师要因材施教,辨证评价,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同样适合所有的学生。只有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同时估计到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采取相应的个别教学措施,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和学生
7、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互动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要用真心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传递亲和、信任的情感信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3•克服消极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职高学生普遍存在如下心理:怕记单词、怕听听力、怕讲英语、怕读文章。单词记不住的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当,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反复记忆法,在彻底忘掉以前,趁热打铁强化记忆,或者把单词放到课文中去记,有上下文的帮助,印象深刻。而听力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心情放松地去听,效果就会好得多。开口讲英语的困难
8、在于学生怕出错,丢面子。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勇敢说英语,一旦学生清楚自己的困难,有了可行的学习方法,便可消除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充满信心,去逐步克服这些困难。此外,就课堂提问、练习、作业而言,难度不宜太大,以免打击学生的信心。参考文献:[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