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5692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浅谈历史新授课十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新授课十忌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标的施行,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主体提出了严峻地的挑战。原来的有些方式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应该被淘汰,但一些教师仍我行我素地不时沿用。这些方式我小结为十忌,提出以共避之。一忌上课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上课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主体,课堂的主角,其行为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有的教师自恃历史知识渊博,学生爱听历史故事,秩序好维持,往往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上历史课。为激趣,教师讲故事无可厚非,但应短小精悍、画龙点睛,有助于形象化地理解教材,切忌过多、过滥、过长;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讲
2、"出來。二忌设疑肤浅或高深,探究不得要领历史问题设计要科学,其内涵是课文的精髓。做到深浅有度,探究可行性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怕学生答不岀,提出的问题流于形式,过于肤浅,多使用答案单一的填空式提问,学生多人同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比较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雹三忌借题发挥,运作黄腔走板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涉及各科内容广泛,要处理好诸科知识的渗透,又不失历史本色,是每位教师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有些教师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地理课等。如木地-次历史优质课竟赛中,有位教师在上八年
3、级的“大决战'一课时,分别插进了《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三首歌,学生用领唱、独唱、合唱三种方式完成,歌曲与史实关联不大,“战场'‘变“歌坛",历史味道严重扭曲,把历史课变成了音斥课。最常见的是将历史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穿靴戴帽,评课贴政治标签,讲课牵强附会,最后导致课堂走味,似是而非。历史课要有机融合其他学科,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切忌“发挥''过头而本末倒置。卩L
4、忌课文把握失当,课堂有始无终由于有的教师课前未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上课时往往产生课堂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种倾向,前者多见于注重知识传授
5、的老师,课文讲完,练习处理后学生无事可作。很多课堂在30分钟内完成,学生在富余吋间里,无所适从。与此相反,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目标,对教材不作轻重处理,更不作取舍处理,其至连同书上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个个解析。同时,为“尊重"学生,钊対学生的并非“论从史dr的漫谈,也不作引导调控。结果,往往教学的基本任务还未完成就要下课了。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做到时间科学分解,问题科学选择,客观把握学情和教情。切忌平均使用,环节不全,造成课堂饥饱不匀现象产生。五忌内容面面俱到,练习普遍开花。新教材课文
6、内容正文虽少,但辅助内容较多。有导言、小字、图画、动脑筋、问题探究、课外阅读卡等。他们是正文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课外延伸。有的教师乞怕遗漏,课文处处涉及,练习编排覆盖全文,点点到位。由于课时所限,教师授课轻描淡写,学生练习犹如“闪电",因囹吞枣。而应浓墨重彩的孝文帝汉化措施却一笔带过,人们对这节课的评价是:上课似“放电影",练习似“下流星雨",探究似“雾里看花J落实三维冃标似“瞎子摸象二结果是主次不分,轻重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效果不理想。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精当剪裁,练习设计总揽要点,寓课文于练习之中,借巩固而
7、升华思维,促成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课文的动脑筋和问题探究中蕴藏了不少这样的精彩案例,切忌知识传授“遍撒胡椒面S做练习搞“广种薄收六忌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盘而不活。历史是一门生动的学科。但总有一些老师课让学生无精打采,气氛沉闷,懒于问答。这样的课被戏称为“休眠课”,“打吨课”。这是教师自身历史专业功底欠厚实,教学艺术修养贫乏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形象富有亲和力,语言富有感染力,问题富有吸引力,师生互动融为一体。课堂上内容纲目分明、轻重有度、问题合理;形式多样活泼、师生融洽、生生互动,就能使
8、历史课演化成兴趣课、探究课。七忌授课技能单调,方式千篇•律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授课模式,总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看书,然后依内容顺序解决问题,最后练习小结,把板书要点复述一遍。如本地业务部门对所辖历史老师授课和上课进行考察时发现: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上述方式备课和授课。更有甚者,一次备课,反复使用。备课是“新桃换旧符",上课是“旧瓶装新酒人们打趣地称这种教师为“一劳永逸''型。此种教法短则一本书,长则用三年。要点疏于整合,学生钟情于定式思维,探究困于鸟笼之中,久而久之历
9、史兴趣缺失。因而耍消除这些弊端,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地采用恰当的教法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切忌教学理念固步自封,办法千人一血。八忌板书兀长烦琐,听者被动抄袭。课堂板书是必要的。精巧的板书可使知识骨架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知识的消融起巩固作用。但有少数教师迷恋于此,板书过多过滥,更有甚者要学生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说这是习题的答案等。人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