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4309
大小:198.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9
《供求理论与均衡价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供求理论与均衡价格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均衡理论第四节弹性理论Back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Demand)1、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二个条件:一是愿意购买;二是能够购买。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水平、偏好、预期、消费者年龄结构等。3、需求函数:Qd=a-bp二、需求曲线Back相关商品的价格:(1)替代品:两种商品相互替代来满足一种需求。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对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苹果和梨。(2)互补品:两种商品共同消费来满足一种需求。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对其替代品的
2、需求减少,如汽车和汽油,Back二、需求曲线1、需求曲线: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2、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比关系。原因:一是价格降低,购买量增加;二是价格降低,货币实际购买力增加。特殊商品除外:一种是吉芬商品,另一种是炫耀性商品。3、需求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引起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4、需求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引起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BackCP3Q3P2BQ2QPPQP0P1AQ1QPD图2-1需
3、求量的变动Q2D1D2Q3Q1AC0图2-2需求的变动QPD0P1BBack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Supply)1、供给: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二个条件:一是愿意提供;二是能够提供。2、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能降低成本)、生产者预期。3、供给函数:Qs=-c+dp二、供给曲线Back二、供给曲线1、供给曲线: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2、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劳动市场除外)关系。3、供给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4、,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4、供给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化,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BackP1P2P3PQ1Q2Q3QSABCPQS0P1Q1Q2Q3ABBCS2S100图2-3供给量的变动图2-4供给的变动Back第三节 均衡理论一、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变动1、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2、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3、需求与供给同时移动:三、均衡价格的应用BackD2AP2Q
5、2D3CP3Q3D1BSP1Q1QP图2-5需求的变动图2-6供给的变动P1Q1QPDBS1P2Q2AS2P3Q3CS3BackD2S2Q0P2BQ0D1S1P1CD0S0Q0P0AQP图2-7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A点,供给与需求均衡点;B点,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定;C点,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产量减少,但价格不定。总结如下表,见下页。Back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增加 不变 上升 增加减少 不变 下降 减少不变 增加 下降 增加不变 减少 上升 减少增加
6、增加 不定 增加减少 减少 不定 减少增加 减少 上升 不定减少 增加 下降 不定表2-1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产量的影响Back三、均衡价格的应用1、限制价格:又称最高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种物品的价格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生活,如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排队、配给、抢购与黑市。2、支持价格:为扶持某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价格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两种措施:政府收购(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限产。Back图2-8支持价
7、格Q0DSP0QPAQsQdP1BCQsQdBCP1QQ0DSAP0P图2-9限制价格Back第四节 弹性理论一、弹性(Elasticity):在经济学上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表示,其大小可用两个变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二、需求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三、供给弹性(Es)Back二、需求弹性1、需求弹性的类别(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3
8、)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