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

ID:45917882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_第1页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_第2页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_第3页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_第4页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文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硏究论文•批评与创作的张力做了几年的文艺批评工作,写了些长短不一的评论一一这些批评文字又集中在戏剧评论上,范围非常窄。大多吋候,我对自己的文章也不满意,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是:理想中的评论该是什么样子?今天,仅从我所从事的非常狭小的领域出发,通过对自己工作的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通过对文艺批评内部几组槪念的思考,参与到当今对于文艺评论的讨论中。技术批评与思想探讨按照评论关切的内容,我将目前的评论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我称之为技术型的评论;另一类,我称之为思想探讨型评论。技术评论,多针对作品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剧本的结构,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有时甚至会具体到某个道具

2、的使用是否准确。这一类的评论多半是非常专业的,大多评论者也都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这种评论,有的时候能直接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一那就是导演言听计从,会很快更改某些细节上的设计,甚或也有可能去修正一些结构性的要素。但这样的评论其实很危险。评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看立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思考某一个细节该怎么处理,但这种细节与导演的整体构思是否一致,与戏剧的走向是否合拍,却又是很难验证的。因此,经常的情况是呛IJ作者对于此类评论视若不见。这其中除去创作者本身的“顽固”秉性之外(作为创作者,他要是对评论意见都言听计从,真是很难结构一部戏),过于技术性的评论,做得不好,就会

3、有指手画脚的嫌疑,而看到自己的评论不被接受,因而怀疑创作者的诚恳,这就更为不必耍了。文艺批评的某些方面,比如说戏曲评论,有时就需要非常技术化的评论。真能把技术评论做好,其实已经很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更多的还是思想上的探讨。我不否认在文艺批评屮强调思想探讨的重要性一一我的大多评论都是此类写法,经常被人认为社会关怀太多,戏剧训练太少。有许多思想性的评论是从作品的观念出发,讨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讨论创作者的美学趣味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思想探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看上去是从作品出发,实际上天马行空。比如说,“从某部品谈最近一段时期的创作倾向”,或者“从某部

4、作品看当下创作思想的若干问题”,等等。这类思想评论,看上去很有“理论水平”,也很有学术修养,但这种理论与学术,都有着过于宏观、过于迂阔的问题。随着学习文艺理论的硏究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评论,往往是从文艺理论的槪念出发,把作品、作家当作了阐释某些槪念的材料。将评论文字区分为技术型和思想型,我无意否定以上两种类型的评论,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二者紧密的结合,从对文本精细的技术分析屮,抽取出其屮最关键的舞台要素,将之与这部作品所关切的核心思想问题关联在一起。这或许就是某种“理想评论”,但这种评论有没有可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与评论氛围中,在我们所受到的学术训练

5、的刺激与约束之下,我们又能做到哪一步?大众媒介与“内循环”像我这一拨的年轻学人,最开始的批评,直接面对的就是大众媒介,就是在大众媒介上发言并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我最开始写的一些文章会有许多“我想”、“我以为”之类的话一一这一类的批评,与其说是在面对文本,不如说是在面对自我。这种“读后感”式的评论,有它一定的道理。许多并非戏剧专业的读者,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感性判断,是非常容易和读者沟通的。我至今也很爱看一些读者的感性文字,因为其中保存着鲜活的观剧感受。但问题是,“读后感”的写作者拿出的个人感受式的评论是有限度的。如果批评家凭借着喜怒爱憎,对着

6、作品指手画脚,有些自以为是的霸道,就变得面目无趣了。由于“读后感”式的评论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大众媒介比较偏爱这种批评文字,有时甚至是在刺激着这一类的评论。当大众媒介越来越被关注的时候,“读后感”在大众媒介的刺激下,越来越往“酷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不管是对待什么样的作品,经常是以激烈的否定来引人注目(如果否定是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那就更等而下之了)。而且,否定性的文章,也往往是攻其一点,不顾及作品的整体,也不顾及作品所嵌入的社会语境。比如说对于孟京懈的作品,我越来越发现,批评他似乎成了批评中国足球,已然成了时髦,在这种风气的推波助澜

7、之下,在大众媒介上,理性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少。除去这种面对大众媒介的批评,还有一种批评,我称之为“内循环”的批评。比如说某些硏讨会,比如说某些专业刊物。内循环的意思是评论者的评论说给创作者听,甚或是说给评论者听的,是让评论者讨论的。我不知道,批评界这种内循环的批评如此盛行,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得奖、评职称等现实因素,是不是与此有关一一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让我不满的是,相比于大众媒介上“酷评”的泛滥,在“内循环”的评论中,又常见些不痛不痒的批评。这一类文章人多肤浅,对于作品的分析,都有着自己的“套数”。“内循环”的批评,也经常讨论些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探讨

8、,确实是非常有价値的,而且“内循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