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ID:45833819

大小:16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8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6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7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8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9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2019年10月12日(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有两条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第一,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外之境”。诗歌不是叙述事情怎样发生的,而是向人们描述事情怎样更好地发生,优秀的诗人要想出常人想不到的好。简言之,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不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而是要从现

2、实局限出发,展开诗的理想之维,引领现实向更理想的状态发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原稿中说:“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相互限制,故不能有完全之美。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遗其关系、限制之处”就是一种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界的方法。“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必从自然之法则”,都是言说“创造境界”的材料和原则。从境内材料和法则出发,虚构出境外的“理想”,这不仅给出了诗歌的目标,还给出

3、了实现目标的方法。通过诗人的想象和创造,从“境内”走向“境外”,需要突破现实的局限。这一创造过程需要诗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造“境外之境”,才能激发诗人超越有限生命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第二,人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

4、。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

5、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诗歌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方式之一,我们不仅通过诗歌认识自我的性情,创造更美的人性;而且,在诗歌的创作、传播、接受实践中,人与他人、社会、世界相互作用,推动历史发展。“境界”以“精神生产”的力量,突破现实的局限,间接影响“世界”;“世界”又为“境界”提供鲜活的实践沃土,在关乎众人的具体的“事”上承载理想情怀。如此前赴后继,推动人们攀登在“世界-----境界”的金字塔上。“精神生产”改变不了现实,只有通过改变现实社会关系,才能解决现实问题。诗人在人生实践中,体味酸甜苦辣,体

6、会人间冷暖,使“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相互作用,才能不断创造出高品格的文学艺术作品,将境界创造进行到底。(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价值转型期诗歌的诸多价值都在变化,这是诗人需创造高格的内在动因。B.诗歌不仅要表现现实,更要从现实局限出发.引领现实向更理想的状态发展。C.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关注千千万万人的事。D.人类可以通过诗歌认识自我的性情.创造更美的人性.乃至通过一系列互动推动历史发展。

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指出了在文化创新的时代诗人创造高格的两条路径。B.“境界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著名学说,因此文章第四段虽只是引用该学说来论证观点,却并不单薄生硬。C.文章在论证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时,先树靶子,批评了21世纪以来的一些错误的创作倾向。D.文章末段主要围绕“境界”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完成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A.诗文“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必从自

8、然之法则”,这些创造境界的法则都是就境内而言的。B.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是诗人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外之境”的典范。C.诗人只要站在时代前沿,创作的诗歌契合“合乎自然.邻于理想"两个维度.就能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D.“精神生产”改变不了现实,只有通过改变现实社会关系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可见诗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什么是5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