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25727
大小:81.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8
《预防溺水倡议书6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预防溺水倡议书600字 倡议书指的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下面是由出guo为大家的“预防溺水倡议书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气温逐渐升高,同学们去水塘的机会也在逐步增多,溺水的危险又悄悄地靠近了大家。每年春夏季时有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蓓蕾初开,前程无限,却被无情的河(塘)水所吞噬,令人痛心。为确保师生安全,开展好20xx年“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周”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
2、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特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参与那些危险的活动,不到危险、陌生的河域游泳。 二、在有家人陪伴地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学会相关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参与危险的外出游泳活动。 五、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亦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外出洗冷水澡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并劝阻。 六、“五严禁”。一
3、是严禁私自或结伴到水库、沙溪河等水域嬉戏或游泳;二是严禁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下水戏水;三是严禁在公园尤其是靠河处逗留玩耍;四是严禁私自到河边看涨大水;五是严禁自行下河救人。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谁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4、。 倡议人:xx 20xx年x月x日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近期在学生中开展防溺水事故教育的号召,努力杜绝游泳溺水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正确评估自身的游泳水平,不到那些陌生危险的自然水域,如深潭、野塘和溪边等处游泳; 二、必须在有家长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正规有救生员值岗的游泳场所游泳,下水前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到安全的水域下水,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要依赖
5、充气浮具,并听从救生员的管理,严禁在游泳池边追逐打闹,推搡他人,跳水潜泳等危险动作; 四、学会相关游泳防溺水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如遇同伴溺水,请勿下水,降低重心借助棍、绳和衣服等可用于救生的器材,进行施救,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向成人求助; 五、预防溺水的最好方法是到正规的游泳场所参加游泳培训,尽早学会游泳,掌握自救技能。 六、不要到塘江边去玩水,不到江堤下行走、玩耍和观潮,安全观潮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民族和家庭的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
6、素质,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习游泳促健康,掌握知识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倡议人:xx 20xx年x月x日 亲爱的市民们: 大家好! 我市地理位置上三面临海,全市海岸线长达xx公里,海滩、河流、水库、池塘众多。随着我市逐渐转入炎热季节,进入多发雷暴雨、洪水、台风时期,全市各处低洼地带、山塘、水库、溪河、蓄水池的水量都会迅速增多。每到这个时期,为了消暑降温,一些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或双休日节假日期间,私下单独或与同学结伴到各种危险水域游泳、嬉戏,往往导致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近年来,我市溺水死亡的学
7、生人数居高不下,占学生各类意外死亡人数之首。可以说,溺水事故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水患猛于虎”,为了确保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了您的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就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向您提出以下倡议: 学生上、下学途中和双休日、节假日等离校期间的安全监管,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不管您工作、生产、生意有多忙,也不管是出差在外还是进城务工,都要想方设法做好您子女的经常性监管工作,不能忽视或放松对子女的安全管教。 如果您的子女年纪幼小,每天上下学时应坚持由您或其他监护人接送;如果您的子女上、下学遇到涉
8、水路段时,您或其他监护代理人要护送通过,以防发生意外;如果您的子女因上学时处于洪水暴发、台风期间,经过水路危及生命安全时,请把您的子女安置在家并做好安全管理,对于非学校统一停课的,要及时向老师报告未上学原因。 同时严禁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或情况不明的水域戏水或游泳。教育您的子女进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