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22055
大小:65.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8
《留学文书修改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留学文书修改范文 在留学申请中,招生官可能见不到你本人,能够了解你的途径就是你的文书了,想要写出好的文书,只写一次肯定是不够的,你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修改。那么留学文书可以怎么改呢?跟出guo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无论是本科,硕士,MBA还是什么申请,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那就是AO没有太多时间来看一篇文章,每天要被无数篇世界各地的文章轰击,文字阅读的愉悦感一定可以帮助你的内容更易于被接受。所谓文字的愉悦感,在现代社会其实就是清爽。 原则上,清爽的文字就是简洁有力的。所谓简洁就是减少使用形容
2、词,改用动词。西方文化对动词的热爱简直无与伦比。美国高考SAT阅读中,重点基本上考点都在动词上,因此不仅我在讲词汇时也主张,记忆重点放在动词上,我更加要求我的所有学生在初级写作中将可以替代的形容词全部改成动词。两句话即使表达同一个含义,一个用动词,另一个使用形容词,其实都完全表达了不同的情绪。但是这些细微的情感掌握是需要积累的,所以我建议写申请在没有很强大文学基础的积累下尽量多用动词。 下面几点是同学们写作都容易犯的毛病。 最后,我建议还有时间的同学们看一本书,ElementsofStyle,这本书非常薄,一上午
3、肯定可以看完,但却是英文写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书籍。 一篇文章是一个艺术品,在语言方面的修改最好做到精雕细琢,我一般对我的学生要求都要至少七遍到十遍,直到达到我说的阅读愉悦感才算过关,最后还要琢磨语言的节奏和风格如何突出申请人的性格与风格。最后几个因素,我建议在内容已经改得满意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而大部分语言愉悦感还没有达到的同学,我建议按照我说的前几个要素修改一下。 1、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旨。(如果你的掌控能力很强的话例外。)大家通常都希望essay是多功能的,可以表达你的领导能力,良好人际关系,学习的勤奋,不畏
4、困难……但事实上试图让一篇essay表达太多东西是很幼稚的,而且会大大削弱你文章的感染力。 2、一个自然段只表达一个意思。每个自然段都应有一个类似于中心句的东西,段中所有的素材都应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写。过渡句可以独立成段。 3、开篇用一句话独立成段。我只能说我特别喜欢这种开头方式:或是一个中心句言简意赅,或是一个场面描写引人入胜……总之,我认为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会给人非常好的感觉,大家可以试试。 4、把你的文章放到一个"花架子"里。注意:不是走投无路或是灵感突发不要乱用。比如说以梦境,书信,感谢信,与神的对话等
5、方式来呈现你的文章。这不会有什么起死回生的作,但用的好时可以让你得essay看起来不是很dull。再说一遍:不要乱用。 1、与众不同。把你采用的事例单独拿出来,然后问:"这件事会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答案最好是不会。 2、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中最吸引人的,良好的细节描写会让人对你的文章念念不忘。不过这就要看真正的写作功底了。 3、最好不要写你在课外活动表,获得奖项表里已经列出来的事实。我觉得那是对essay的浪费。当然你需要强化一下某个活动,或那个活动真的对你很重要例外。 1、不要出语法错误!!!
6、!!一遍一遍的检查你的essay。 2、用短句,不要用(太多,太长的)长句。写essay与写高考英语作文要不停的秀复杂的句式很不一样。 3、不要用从字典里查出来的新词,除非那个字典上有好多例句,让你确信这个词的用法。 1、把你要说的每件事都阐述清楚。有头必有尾,有因必有果。不要提了一件事又不说清楚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它到底对你有什么影响。 2、引导读者。让他看完每一句都大体知道你下面要阐述的方向,并期待着继续往下读。我觉得essay的作用就是引导AO一步一步走进你的内心,(一步一步掉进你的陷阱)。要像多
7、米诺骨牌一样,一旦开始就欲罢不能,一气呵成。所以你要对写的每一句话反复琢磨,对用的每一个关联词反复推敲。 3、任何事情不要出现的太突兀,前面应做好铺垫。 1、把你想表达的中心写出来,读文章的每一句话,觉得与中心无关的,删! 2、把每一个句子盖住,看它是否可有可无,如果是,删! 3、把字号放大,比如用二号或小二号字,让每一个错误,每一句废话清晰的暴露在你眼前。 4、删句子时要心狠手辣,即使实在舍不得,也要删。 5、要养锲而不舍的修改习惯。我记得那时我都是随身携带essay,有点灵感就往上添,
8、插个空就读一遍。 6、如果修改不动了怎么办?放在抽屉里两三天然后接着改! 7、果断放弃。如果改着改着,觉得已经到穷途末路了,就重写一篇。因为这可能是因为你的选材本来就深度不够,没法再往下发掘。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你已经发现这个题材不适合作essay了。 ,出gu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