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联考试卷(I)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C.—个原子核衰变为一个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8次衰变D.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单色光的照射下,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子,其中一种必与入射光频率相同15.在xx6月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我国公布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方案。方案之一为“降伞方案”:当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后,火箭变轨进入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返回轨道,并加速下落至低空轨道,然后采用降落伞减速,接近地面时打开气囊,让火箭安全着陆。对该方案设计的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A.火箭和有效载荷分离过程中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B.从返回轨道下落至低空轨道,火箭的重力加速度增大C.从返回轨道至低空轨道,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打开气囊是为了减小地面对火箭的冲量16.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固定三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其中A、B处的点电荷均带正电,C处的点电荷带负电,D、E、F分别为AB、BC、CA边的中点,O为三角形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中心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E、F两点电场强度相同C.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D.把一正点电荷从O点移到E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增大17.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
3、下,始终保持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4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一段时间后工件被传送到h=8m的高处。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因数为,取g=l0m/s2,在这段时间,工件的速度v,位移x,加速度a,所受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18.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洋的波浪可以发电。在我国南海上有一浮桶式波浪发电灯塔,其原理示意图如图甲所示。浮桶内的磁体通过支柱固定在暗礁上,浮桶内置线圈随波浪相对磁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且始终处于磁场中,该线圈与阻值R=15Ω的灯泡相连,浮桶下部由内、外两密封圆筒构成(图中斜线阴影部分),如图乙所示,其内为产生磁场的磁体,与
4、浮桶内侧面的缝隙忽略不计;匝数N=200的线圈所在处辐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线圈直径D=0.4m,电阻r=1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π2≈10.若浮桶随波浪上下运动的速度可表示为v=0.4πsin (πt) m/s。求A.灯泡中电流i的瞬时表达式为i=4sin(πt)AB.波浪发电产生电动势e的瞬时表达式为e=0.32sin(πt)VC.灯泡的电功率为120WD.灯泡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V19.如图所示,物块P、Q紧挨着并排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P的左边用一跟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块P、Q处于静止状态;若直接撤去物块Q,P将向右滑动。现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
5、拉力F向右拉Q,直至拉动Q;那么在Q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T的大小、地面对P的摩擦力的大小、P对Q的弹力N的大小、地面对Q的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情况()A.T始终增大,始终减小B.T保持不变,保持不变C.N保持不变,增大D.N先不变后增大,先增大后减小20.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与曲线a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s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前4s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倍C.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10m/sD.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21.如图所示,xOy平面的一、二
6、、三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ON为处于y轴负方向的弹性绝缘薄挡板,长度为9m,M点为x轴正方向上一点,OM=3m.现有一个比荷大小为可视为质点带正电的小球(重力不计)从挡板下端N处小孔以不同的速度向x轴负方向射入磁场,若与挡板相碰就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荷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经过M点,则小球射入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3m/sB. 3.75m/sC. 4m/sD. 5m/s22.(7分)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刻度尺测量质量为m的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7、与水平固定放置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刻度尺测量BC长度为L和CC′高度为h;②先不放置平板P(如图乙)使圆弧AB的末端B位于C′的正上方,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③重复步骤②,共做10次;④用半径尽量小的圆将10个落地点围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⑤放置平板P(如图甲),将物块Q由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⑥重复步骤⑤,共做10次;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