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

ID:45486519

大小:3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易错点主标题: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副标题:解释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利于学生备战高考关键词:内、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易错点1.不能正确区分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的关系(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

2、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2.错误认为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3不理解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例1读下面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景观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A.

3、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C【解析】该题出错主要是对图示景观的形成把握不准造成的。图示景观①为珊瑚岛;②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③为沙丘,受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④为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沙丘同受沉积作用。故第(1)题选D,第(2)题选C。【方法技巧】千

4、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具体到某一地区,其地表形态会以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为主,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分,例如三峡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壳上升运动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有关;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其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流水作用也密切相关。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最好能联系相应的景观图进行辨别,而不是单纯地理论识记。4.河流地貌判断不清例2读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某区域示意图,分析阴影区域,回答(3)~(4)题。(3)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A.冲积扇B.冲积低平原C.河谷平原D.三角洲(4)该区域不易产生的环境

5、问题是()A.干旱B.洪水C.土地盐碱化D.沙尘暴【答案】(3)A(4)C【解析】(3)出错的原因一是对阴影区域的位置及其与河流的关系判断不清;二是没有注意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情况;三是没有认真对比四个选项。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域位于河谷的出口,且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弯曲,说明该地形区较周围高,河流从其中间部位流过,应为山前的冲积扇。冲积低平原、河谷平原、三角洲地势应该低平,不可能较周围地区海拔高,且从阴影区域所处的位置也可加以区分,故选A。(4)出错主要因为对这四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明确,该地较周围地区海拔高,土壤排水性能良好,因而虽地处半湿润、半干

6、旱地区不易产生土地盐碱化。故选C。【方法技巧】根据等高线的不同弯曲情况判断地貌类型是解答该题组的关键。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为山谷,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为山脊,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发生了两次不同的弯曲,河流流出山谷以后在出山口位置形成冲积扇,因而阴影区域较周围地区地势偏高。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种河流地貌的位置、形成、特点加以对比分析,熟练掌握。5.不理解地形倒置和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例3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

7、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答案】(5)B(6)A【解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二是读图能力较差,不能根据示意图判断区域地形的变化。①表示岩层受力弯曲,背斜成山、向斜成谷;④表示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受侵蚀;②表示该区域在外力的侵蚀下地表变得平坦;③表示在外力的不断侵蚀

8、下,背斜部分成谷,向斜部分因槽部岩石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故第(1)题选B,第(2)题选A。【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