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

ID:45485500

大小:53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3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_第1页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_第2页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_第3页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_第4页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生物与古环境》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古生物与古环境1第四章古生物与古环境1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2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自学)3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4群落与生态系5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2第一节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一海洋生物的生态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1浮游生物:无真正的浮游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在水中。该类生物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量轻。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如:抱球虫、放射虫、硅藻和颗石藻等。2游泳生物:具有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多呈流线型,两侧对称,其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均较发达。如鱼类、鲸类。3底栖生物:生活在

2、水层底部,脱离不开基底的生物(1)表生底栖:居住在海底表面生活,可分为固着底栖和游移底栖。(2)内生底栖:居住在海底沉积物内部,营掘穴或钻孔生活。31、底质2、温度3、水深4、光线5、盐度6、气体7、海拔8、生物因素第二节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自学)4地史时期的生物之间关系可以概况为2大类:对抗和共生关系,各大类又可以分为3小类。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51、抗生关系(相克关系)指一种生物受到另一种生物的危害,而施加危害的生物本身毫无影响,这种关系在化石中不易表现出来。但在生物界却确实存在,典型例子如“红潮”现象。有些藻类如硅藻等过快

3、的繁殖而产生有害物质,使成千上万的鱼群及底栖动物由于水体底部的污染,或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2、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捕食另一类生物为生,但它本身又成为其它生物的食物。这种关系组成了捕食者食物链。这种关系在现代生物环境中较为普遍,但在化石记录中保存的证据很少。因为真正成功的捕食现象无法保存为化石;而那些不成功的捕食,由于留下被吃后残留的痕遗,或被捕捉又逃去的幸存者留下的伤痕,才能保存为化石.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63、竞争关系是生物之间由于对食物、光线、和空间位置的需要而不断地竞争,彼此之间低水平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有时也会造成

4、两败俱伤。4、寄生关系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直接获得营养,并对另一种生物具有危害性。例如海百合茎上和珊瑚体上有蠕虫的寄生现象。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7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8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95、共栖关系一种生物从共生的另一种生物得到好处,而对后者并无显著的影响.这是一种偏利的共生关系,往往是生物的一方供另一方作定居地点,因此又称为宿生关系.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10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在腕足类化石石燕贝等壳上,据采集发现有喇叭珊瑚固着生长,喇叭珊瑚多生长在双壳的边缘,特别是背壳前部,

5、形成沿边缘分布的链状排列。11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12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共栖现象表明,底栖固着型生物有选择的粘附并生长在另一种生物壳或硬体之上,可以获得丰富的水流和食物.例如喇叭珊瑚、苔藓动物等多定居在壳的前部或菱褶之间的舌状突起内,或流水进去壳内的部位136、互惠共生关系又称双利关系,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关系密切,两种生物彼此都有好处可得,相互间协作得很好.互惠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昆虫传播花粉,昆虫到植物处觅食,植物把花粉沾到昆虫身上,昆虫带着花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不知不觉的完成授粉任务。礁体中造礁珊瑚同虫黄藻的互惠

6、共生关系表明,二者是彼此相互依赖的共生组合(如何解释互惠?)。第三节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14一、生物群落及生物埋藏1生物群落及有关概念(1)群落(Community):居住在一个特定生态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总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特征种、优势种(2)居群(Population):指某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3)生态系(Ecosystem):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可大到整个海洋,小到一个湖泊、池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群落组成。(4)化石组合(Fossilassemblage):生物死亡后经过搬运形成异地埋

7、藏的化石群。第四节群落与生态系15(5)化石群落(FossilCommunity):生物群落死亡后原地埋藏被保存为化石的一部分。目前所划分的化石群落实际上包括了多个生物群落。(6)生态地层学(Ecostratigraphy):利用古群落来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学科称为生态地层学。2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的区别(1)化石保存的完整性:原地埋藏者,骨骼保存完整,关节或铰合部位未脱落,异地者则相反,个体多破碎或磨损。(2)个体大小的分选性:原地者,个体大小极不一致,从中可观察到幼年~老年期个体大小变化;异地者,分选好。(3)两壳保存的分散性:原地者

8、,一般是两壳闭合,即使两壳分离,但其数量比例大致是1:1;异地者则比例不一致。(4)生物的生长位置:原地者往往保持其原来生活时的位置和方向或稍有变动,异地者则与原来生活时差别较大。16包括指相化石法、形态功能分析法和群落古生态分析法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