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乒乓球的起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乒乓球的起源乒乓規則其他乒乓球的起源乒乓球起源於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爲"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爲球臺,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爲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50年
2、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爲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爲兩年舉行一次.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乒乓球比賽規則國際乒聯2000年球例修訂1球臺2球網裝置3球4球拍5定義6合法發球7合法還擊8比賽次序9重發球10一分11一局比賽12一場比賽15輪換發球法14發球、接發球次序和方位的錯誤13發球、按發球和方位的選擇1.1球臺的上層表面叫做比賽臺面,應爲與
3、水平面平行的長方形,長274米,寬1.525米,高地向高76釐米.1.2比賽臺面不包括球臺臺面的側面。1.3比賽臺面可用任何材料製成,應具有一致的彈性,即當標準球從離臺面30釐米高處落至臺面時,彈起高度應約爲23釐米。1.4比賽臺面應呈均勻的暗色,無光澤,沿每個2.74米的比賽合面邊緣各有一條2釐米寬的白色邊線,沿每個1.525米的比賽臺面邊緣各有一條2釐米寬的白色端線。1.5比賽臺面由一個與端線平行的垂直的球網劃分爲兩個相等的台區,各台區的整個面積應是一個整體。1.6雙打時,各台區應由一條3毫米寬的白色中線,劃分爲兩個相等的“半區”。中線與邊線平行,並應視爲右半區的一部分。2.1球網裝置
4、包括球網、懸網繩、網柱及將它們固定在球臺上的夾鉗部分.2.2球網應懸挂在一根繩子上,繩子兩端系在高15.25釐米的直立網柱上,網柱外緣離開邊線外緣的距離爲15.25釐米。2.3整個球網的頂端距離比賽臺面15.25釐米.2.4整個球網的底邊應儘量貼近比賽臺面,其兩端應儘量貼近網柱。3.1球應爲圓球體,直徑爲38毫米。3.2球重2.5克。3.3球應用賽璐璐或類似的材料製成,呈白色,、黃色或橙色,且無光澤。4.1球拍的大小,形狀和重量不限,但底板應平整、堅硬. 4.2底板厚度至少應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強底板的粘合層可用諸如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壓縮紙等纖維材料,每層粘合層不超過底板總厚度的7.
5、5%或0.35毫米。4.3用來擊球的拍面應用一層顆粒向外的普通顆粒膠覆蓋,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2毫米;或用顆粒向內或向外的海綿膠覆蓋,連同粘合劑,厚度不超過4毫米.4.3.1”普通顆粒膠”是一層無泡沫的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其顆粒必須以每平方釐米不少於10顆,不多於50顆的平均密度分佈整個表面。4.3.2"海綿膠"即在一層泡沫橡膠上覆蓋一層普通顆粒膠,普遍顆粒膠的厚度不超過2毫米。4.4覆蓋物應覆蓋整個拍面,但不得超過其邊緣。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執握部分可不予以覆蓋,也可用任何材料覆蓋。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夾層、覆蓋物以及粘合層均應爲厚度均勻的一個整體。4.6球拍兩面不論是否有覆蓋物,必
6、須無光澤,且一面爲鮮紅色,另一面爲黑色。拍身邊緣上的包邊應無光澤,不得呈白色。4.7由於意外的損壞、磨損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體性和顔色上的一致性出現輕微的差異。只要未明顯改變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許使用。4.8比賽開始時及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需要更換球拍時,必須向對方和裁判員展示他將要使用的球拍,並允許他們檢查。5.1“回合”:球處於比賽狀態的一段時間。5.2“球處比賽狀態”,從發球時,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靜止在不執拍手掌上的一瞬間。到該回合被判得分或重發球。5.3“重發球”:不予判分的回合。5.4“一分”:判分的回合。5.5“執拍手”:正握著球拍的手。5.6“不執怕手”:未握著球拍的手。5.7“擊
7、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執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觸球. 5.8 "阻擋”:對方擊球後,處於比賽狀態的球尚未觸及本方台區也未超過比賽臺面或其端線,即觸及本方運動員或其穿帶的任何物品。5.9“發球員":在一個回合中,首先擊球的運動員. 5.10“接發球員:在一個回合中,第二個擊球的運動員. 5.11"裁判員:被指定管理一場比賽的人. 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協助裁判員工作的人. 5.13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