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12565
大小:739.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中考试生物(选修)试题缺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中考试生物(选修)试题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B.甲状腺激素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某些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肓和功能D.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
2、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3.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B.突融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C.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D.突触小体能够释放相应的递质4.如图所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点兴奋时,Na+内流B.①②③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C.神经递质能通过⑥进入神经元N中D.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B.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神经递质与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D.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6.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7.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受体,则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细胞摄取血糖速率血糖水平A增加减缓过高B正常减缓过低C增
4、加加速过高D减少加速过低8.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置起反馈调节的作用9.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法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皮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10.下列有关HIV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被HIV病毒入侵的宿
5、主细胞是T细胞B.T淋巴细胞受HIV病毒刺激会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C.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HIV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使之裂解死亡D.人体在对抗IH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时,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都需要T细胞识别和呈递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过敏性反应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
6、方向无关③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将玉米幼苗的顶端以下的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再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如下图),玉米幼苗将A.向右侧弯曲生长B.向左侧弯曲生长C.不生长D.直立生长14.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合成和成熟叶落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似的D.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
7、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15.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1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B.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食物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彩响种群的出生率D.
8、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17.“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