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93787
大小:136.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六周周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下学期第六周周测试题24.魏源《默觚·治篇》记载:“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文中“三代私而后世公”状况的出现得益于某一制度的实行,该制度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始终扼杀士子的创新思维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25.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26.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
2、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7.《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8.开始于1901年的清末新政,又称“庚子后新政”。就其内容而言,大体与戊戌变法相似。可是掌权的慈禧太
3、后在推行新政的同时,却再三强调新政不得偏重西法。这说明慈禧太后A.接受列强建议实行革新的真实动机B.不愿为戊戌政变翻案的矛盾心态C.因发动戊戌政变而产生的悔恨心理D.固守传统反对进步的顽固态度29.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一一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反映A.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30.图6的变化反映了A.
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B.国企改革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经济体制变革影响了城市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31.伊恩·莫里斯在《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中写道:“雅典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六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作者强调A.发挥公民大会的监督职能B.提高公民参政议政意识c.公民大会成为僭主的台阶D.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32.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提出,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凌驾于公民或臣民之上,它不受法律的限制与
5、约束,而且是永恒的。这种权力包括立法权,宣布战争与和平的权力,任免官吏的权力,最高审判权与赦免权、课税权等。由此可知得出的结论是A.该学说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B.他的主权学说直接导致了教权的严重衰落C.地方割据势力和各国君主很抵制他的学说D.该主张适应了西欧的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33.1830年,英国下议院会议开始正式允许记者在议院楼上旁听;1834年火灾后新建的议会大厦则专设了记者席。此做法A.削弱了议会的权力B.扩大了民主的范围C.完善了代议制民主D.完善了责任内阁制34.有西方学者指出:“xx年经济危机开始后,西方国家为拯
6、救本国经济,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而采取的种种政府干预的措施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但有些措施实际上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该学者抨击的是罗斯福新政A.进行救济并兴办公共工程B.美元贬值刺激企业的出口C.颁布法律实行最低工资制D.命令银行业暂时停业整顿35.下图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整个欧洲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银行承担主要救助职能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崩溃C.法制化的贸易体系亟待建立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宋代)郓州须城县扬村,民张诚者,其家自绾
7、至诚,六代同居,凡一百一十七口,内外无闲言,衣裳无常主。旦日,家长坐堂上,率子弟而分职事,无不勤。张氏世为农者,不读书,耕田捕鱼为业,无蓄积,而能人人孝悌,友顺六世,几二百年,百口无一口小异,亦可尚也。一一摘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材料二 民国时期,家庭小型化后,夫妇与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随着男女平权的提倡,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家庭中长辈权威逐渐旁落,他们更多地受到照顾而非绝对服从,子女们开始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婚姻。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速8.
8、7%。农民到城市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20年代社会上开始反对多生子女,《妇女声》等杂志很早就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观点。之后妇女运动领导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