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1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1-2页)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xx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
2、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2.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B.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C.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D.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3.xx年贺岁大片《十
3、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A.导演的创作手记B.历史学家的访谈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5.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这里所
4、指的“新的道路”是( )A.武装斗争B.寻找革命的同盟军C.开展土地革命D.工农武装割据6.1935年7月,苏联《真理报》发表《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一文:“中国红军主力部队从江西省向四川省进军,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过去和现在都不曾实施过如此艰苦卓绝的行军。”材料中的“英勇进军”是指( )A.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B.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D.红军长征7.在近代史上,蒋介石的形象十分复杂。他被看作“具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中国统一战线以抵抗外来侵略者”
5、,应该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8.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一幅宣传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D.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9.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
6、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10.俄国二月革命后,作为俄国的一名士兵,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再上前线打仗了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了C.首都出现了两个机关并存的怪现象D.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未有较大改善11.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C
7、.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2.2010年11月7日,俄罗斯民众自发地走上街头庆祝十月革命胜利93周年和1941年红场阅兵69周年。1917年俄国的工人和士兵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发动了武装起义。材料中的工人和士兵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推翻沙皇专制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D.获得“面包”“土地”与“和平”13.甲问:“什么军舰最厉害?”乙答:“巡洋舰。”甲吃了一惊,问:“为什么?”乙答:“一艘巡洋舰放了声空炮,却改变了世界。”这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放的空炮意味着( )A.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到来B.资产阶
8、级政府的建立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推广14.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发表“四月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