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经济发展研究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

ID:44638772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_第1页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_第2页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_第3页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_第4页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牧场经济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牧场经济发展研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养殖生产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系统内资源高效、良性利用,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一是推广“农一猪一肥一渔”的循环经济模式,引导和支持养殖户转向立体养殖,延伸养殖业的产业链。如农场养殖户陈庆文承包30亩鱼塘,塘埋种鱼草,池塘养鱼垂钓,在塘边建猪场,年饲养生猪200^500头,猪粪发酵喂鱼,年收益10万元以上。二是推行“农一牛一沼一肥”和“牛一菌一沼—肥”模式,创建一定规模的生态养殖场,利用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方法,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如三益回民分场利用民族政策,结合生产实际,改肉牛散养为集中

2、圈养,建设1000头养殖规模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玉米和水稻清鲜秸秆充分利用(或饲料种植),发展肉牛养殖,过腹还田,以牛粪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渣)返田种菜种粮等途径,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回民收入。三是形成了“农一渔一禽—藕”的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农场莲藕生产已取得无公害认证,借助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对荒湖洼地进行了连片综合开发利用,养鱼、养藕、养鸭。四是发展“资源一产品一休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农场连片农田、水面等自然资源,打造蔬菜、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建立科技农园、天然垂钓观光园等,发展农业科技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休闲农业,

3、构建生产、消费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产出率。农牧复合农业循环模式。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把作物栽培和动物养殖进行合理组合进行土地利用和技术综合。如推广“稻鸭共生”技术,该项技术在农场示范取得成功经验,在毗邻的望江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发展生态有机稻米和绿色肉鸭,通过秸秆还田、鸭粪肥田、鸭子除草除虫,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水体等污染程度,改善水稻生产环境,提高粮食品质。立体种养农业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的棚架作业区域内,适量养殖禽类(如鸡),能起到生物防虫、补充有机肥、提高土地利用率、向市场提供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单位面积收入的多重效果。如推

4、广吊瓜(食用籽瓜萎)一土鸡立体生态养殖。目前农场瓜萎种植近2000亩,以种瓜养鸡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一是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尽快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加大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要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循环经济理论知识,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知识,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循环经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把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等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

5、行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规划布局,科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农场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和城郊区位的优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城郊型农场的目标,科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在产业定位上,以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为总则,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种植业、都市农业(蔬果种植、精品畜牧养殖、生态水产养殖)、现代农业服务业(农产品贸易、休闲农业)等。二是在区域布局上,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模式,确定优质粮基地、绿色蔬果种植、精品畜禽养殖、生态水产养殖等市郊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促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在循环经

6、济发展模式上,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稻米、畜禽产品(生猪、肉牛、蛋鸡、青年鸭)和水产(黄鳍、莲藕)等,开展种养结合,推行立体养殖,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培育示范园区,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经营。由于技术和规模的限制,职工家庭农场一家一户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成本高、效率低。培育示范园区,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加强园区设施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生产,注重农产品良种、良法配套,完善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生产综合技术体系。重点培育一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牛一菌一沼一肥模式),两个土黑猪标准化养殖

7、小区(农一猪一渔一肥循环模式),三个千亩大棚设施蔬菜标准园(立体种植一入园收菜、摘果、参与生产活动的展现科技和休闲模式)。通过园区建设,逐步培植农业公司、合作社等循环型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之具有一定规模,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产出率,使循环型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注重投入,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建设。一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发展,要有先进理念和技术支撑。农场要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加大科研和技术推广资金投入,要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发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