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35986
大小:62.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日本首都圈的建设及其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日本首都圈的建设及其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启示论文发表吋间:2010-10-0623:28内容摘要:目前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中,存在许多不利于京津冀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从都市圈内部构成区域的区位联系等方而看,H本首都圈与京津冀都市圈有众多相似Z处。借鉴口木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改造“短板”因索,对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的真正实现冇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口木首都圈;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20世纪90年代,清华大学的著名学者吴良铺教授从京津冀三地的区位特点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北京”圈的发展模式。“大北京”圈的提出引发了理论界对京津冀都市圈
2、建设的思考,步入21世纪以来,受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京津冀一体化纳入了京津冀三地政府的议事日程。2004年2刀,京津冀三地政府达成“郦坊共识”;同年6月,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合作机制建立,这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协议从务虚走到务实。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观念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与建设将面临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在结合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都市圈建设经验,从都市圈内部构成区域的区位联系等方面看,日本首都圈与京津冀都市圈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借鉴日本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
3、验冇利于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的真止实现。一、日本首都圈的形成及其建设过程H本的城市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向太平洋沿岸城市迁移,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屮心的东海道大都市带。其屮首都圈地位尤为重要,是日木经济发展屮最大的极核。(一)日本首都的区位概况狭义的日木首都圈一般包括一都七县,即东京都和茨城、栃木、群马、埴玉、千叶、神奈川、山梨等7个县,总面积为36884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的9.8%o2000年人口4131.6万,占日本总人口的32.6%。H本首都圈实质是一个以东京区部为核心的城市聚集圈
4、。人I」超过100万的城市有3个,即东京(796.8万)、横滨(330万)和川崎(120万),人口在30万到:L00万之间的城市冇16个,人口在10万至30万之间的有58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城市有92个。(二)日本首都圈的规划与建设口本首都圈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发展历程是与口本政府的立法和城市规划息息相关的,1956年日木国会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并成立首都圈整备委员会,拉开了首都圈建设的序幕。首次首都圈建设规划始于1959年,主耍是效仿1944年英国的大伦敦规划。自此至今,H本政府针对首都圈建设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共实施了五轮基木规划(如表1所示),并取得
5、了一定的成效。衰1东京弟市圖历次规划的土要内窖规划期限规划地域范阴观划人口規瘓C万人)规划思路笫一次1958-1975年高东京市中心半径釣为10(1公里的地城2660在东京中心区外设置5〜13公毘象化地帝•防止建戌区錢帐,在币衍地开发区域迪秋工用减.吸収人口及产业.第二次】%8—1975年东京、埼玉、千叶、怦余川•次城•林木.那口、山架等八3310将东京作为全国经济為途常长的绞理中躯•并刈具进右栢应的坡市改适■在周边各城市JT发区•姓绫推行卫星城市的开发政烦.猱二次1V76—1985年玄京■埼工、千叶.神态川茨旅折木■却马•山梨綁八格县3800改正茶京市中心的一扱依存
6、形勢.建设机区城笫中心惊市员合体”•老成多极多圈型结构谋求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机能的发展.1S86-1S99年东京■埼不.千叶.神奈川、茨城桁木■眸马•山梨那八郤县4090延饭紙三次規也电恐•进一步張化许都陌中心KK1?浬中枢职能•并提出发展副中心•承担中心区的郁分功能;强化各姐成区域之间的联合以及提商炖区的处文性.第五次1999—2C15年允京、埼玉•千叶.村奈川、茨熾栃木•群马•山黒舉八都县•并包含英周边区蚁4180在第二、旧次慳划的基础上.再次號两垃立区域劣中心城市“分敷旳互联网结构刀的空咼模式.进一步捉岀了以多样彳血強加冬韦51TELEWOR忙亨阳?冬理
7、4迹”冲41龙裁期仙Wqlkan.com二、日本首都圈建设的经验总结(一)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口木首都圈的建设,首先得益于法律的保障。为了促进首都圈的建设,1956年口本国会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为首都圈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随后又相继颁布了《首都圈市街地开发区域整备法》(1958年)、《首都圈建成区限制工业等的相关法律》(1959年)、《首都圈近郊绿地保护法》(1966年)、《多极分散型国土形成促进法》(1986年)等多部法律法规。并在首都圈建设的不同阶段,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使首都圈的规划建设有法可依。(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