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

ID:44331880

大小:2.05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20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_第1页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_第2页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_第3页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_第4页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 课件 上课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人每于三月初三,到水边洗濯祈福,被称为禊事。东晋永和九年三月的这一天,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在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起来,编成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0余字的序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谓魏晋文学的尾声,全篇流连山水,探问生命,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关“序跋”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

2、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原籍琅琊人(山东临沂),世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王羲之出身于两晋名门望族,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伯父王导是东晋丞相,另一伯父王敦是东晋军事统帅。朝廷召王羲之为侍中、吏部尚书,辞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法,后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

3、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行、草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后世誉之为“书圣”。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王羲之书法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

4、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兰亭集序》王羲之第二课时教学

5、目标1、通过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2、领悟作者对生死观的深切感慨,并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梳理重点字词复习:重点字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咸,都。2.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实在。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本来。重点字词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旁边。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趋向,取向。6.及其所之既倦之,往,到达。重点虚词以1、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亦足以畅叙幽情3、引以为流觞曲水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用来……..的原因介词,用来介词,把因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读思考:试找出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

6、--痛--------悲品1、乐因何而生?2、痛由何而起?3、悲缘何而发?(要求:立足文本,结合原句,揣摩语言,不能主观臆测;要有合作精神,发挥集体力量。)兰亭集会聚会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内在的生命欲望难以得到满足---外在事物的变迁,难以掌控。---个体生命短暂,难以永恒。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之痛(共鸣昔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启示后人)千古同悲(批判今人)魏晋时代是老庄哲学复兴的时代,儒家思想逐渐退出了主流思想阵地。东晋的风流名士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

7、际,追求精神的自由,生命的情调。他们寄情山水,笑傲山野,行动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看得很淡,面对任何变故都要保持从容,即使是生死,在他们看来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生命的长短自然也就无所谓。写作背景问题探究:如何看待王羲之说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思想,他彻底否定了老庄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