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

ID:4429397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_第1页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_第2页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_第3页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_第4页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的理解——兼论教育学的时代性与传统性周益斌I(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上海201209)[摘要]:纵观古今屮外的教育学名著,Z所谓名著,英经典性何在?通过对照当代美国教育家、“百本名著计划"的创立者阿德勒在他的《怎样读一本书》中曾提到名著的六个特点并进行分析,教育学名著其经典性最重要体现的有两个特征:吋代性与传统性。教育学的时代性即深刻反映或揭示当下社会教育现实和规律的特点。其外延是占今中外不同时代的教育学所反映的教育现实与规律。教育的传统性即指教育现彖和规律屮世代相传的一些因素。诸如每个时代都有与教冇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功能等相关的要素在不断地重复与螺旋式递进。[关

2、键词]:外国教育名著;经典性;吋代性;传统性[中图分类号]G44一、引言当代美国教育家、“百本名著计划"的创立者阿德勒(Adler・Morti)曾在他的《怎样读一本书》(“HowtoReadaBook”)中提到名著的六个特点:1.名著是历史上被人们最广泛阅读的;2.名著所阐述的问题实际上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的;3.名著是适宜每个人的;4.名著最有可读性,任何人都会从中有所领悟;5.名著最有教育性,有助于人们提高白己的水'F;6.名著对历史问题的论述能引起当代人的思考和探究。⑴细细考量会发现,这六条实际上有所重叠和交叉的,比如“适宜每个人”、“最有可读性”与“被广泛阅读”三者之间实际上是因与果的

3、关系。再如,所述问题的历史超然性、“能引起当代人思考与探究”与“具有教育性”这三者之间也有因果关系。这六个特点对于教冇学领域的名著来说,同样也可参考,并人致可以用两个特点以蔽时代性与传统性。二、教育名著的经典性特点之一:时代性(一)时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关于"时代性"(英语中可译为:epochnature;epochalcharacter;temporalspirit;eraspirit等)一词的理解十分丰富,梳理起来主要冇以下儿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时代性即当下性,反映当下的现实与规律等。如有学者这样定义时代性:“时代性是指这样的时代才产生这样的理论,与此同时,理论也反映出时代的特征,用古人的话讲

4、则是'斯人也则有斯言'”叫观点二:从宏观背景角度切入,认为时代性即一个时代屮不同群体所负有的历史使命,将时代性与时代责任混为一谈。如有人这样说:“所谓时代性,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在不同历史吋期的使命,或者说吋代特点。如当今面对的光荣使命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⑶观点三:还有扩人时代性的外延的,认为时代性不仅仅指当卜-的现实与规律,更重要的是指出未来性。女(1,有学者阐述道:“时代性不单单是指当代性,更重要的是指“未来性”,反映现时代(即当代)精神主体的作品当然冇“时代性”,但是,更为紧要的是,“时代性”要对将来冇贡献意义。”⑷[作者简介]周益斌(1979-),男,湖南桃江人,上海第

5、二工业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观点四:对时代性把握比较全面的认为,“所谓时代性,就是指一个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选择性和动态生成性。”⑸观点五:也冇专门谈到教育时代性的学者,如华南师范大学的扈中平教授认为,“所谓时代性,是指任何所谓现代教育思想都是-淀历史时期的,从來不可能有什么永恒的和抽象不变的'现代教育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现代教育思想冇不尽相同的理解和把握。”161教育学的时代性特点到底如何体现,外国教育名著的诞生到传承即可对这一概念做一明确的界定。教疗学时代性的内涵,一言以蔽之,即深刻反映或揭示当下社会教冇现实和规律的特点。其外延是古今中外不同时代的

6、教育学所反映的教育现实与规律。因此,时代性既不能缩小其内涵,如观点二所述,仅仅指其使命;也不能扩大其外延,把耒来性涵盖在内。(二)外国经典教育名著的时代性从17世纪到20世纪,教育学H其诞生之H起,每一个时代源源不断地产牛出不朽的与时代相应的教育名著,请不妨看以下列出的部分教育名著以及其成书吋间:(1)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1632年)(2)洛克及其《教育漫话》(1693年)、(3)卢梭及其《爱弥尔》(1762年)、(4)裴斯泰洛齐及英《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1801年)、(5)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1806年)、(6)福禄倍尔及其《人的教育》(1826年)、(7)纽曼及其《大学

7、的理想》(1852年)、(8)斯宾塞及其《教育论》(注:《智育》(1854),《德育》(1858),《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1859),《体育》(1859))(9)杜威及其《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10)泰勒及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11)苏崔姆林斯基及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5^1967年)、(12)朗格朗及其《终身教冇引论》(1970年)、(13)富尔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