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70228
大小:2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经济建设及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建设及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摘要:城市建设从工业革命后就呈现了快速化普遍化的劲头,而近年来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模式更是日趋成熟。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带来了很多生态和环境问题,城市生态问题也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建设内容之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城市环境的破坏也会抑制城市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城市生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生态;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1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1)污染。在上世纪由于人们生活的能源主要是自家燃煤,加之工业生产也
2、是燃煤动力设施,导致大气中颗粒物质超标,环境质量亟需控制。随着城市集体燃气的普及,大气污染重悬浮物的含量逐年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车辆尾气和排放出的烟尘成为了新的污染源,怎样治理汽车尾气问题成为了人们需要关注的又一难题。(2)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问题。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由于城市规模大,每天的生活垃圾产量高,垃圾处理厂的设备简陋,不能合理的处理这些源源不断的垃圾,大多是采区很简易的深埋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不符合国家对于垃圾处理的要求,也会对市民的健康和城市形象产生危害。垃圾的处理不合理,污水的处理问题也堪忧,目
3、前的城市污水大多都是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对于自然水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即使是很多现代化的大型城市也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污水处理设施。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体的污染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影响甚大。(3)工业生产没有按照清洁化标准,污染严重。一些传统的工业生产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只是追求经济利益,利用一些科技含量不达标的低工艺设备,在技术上没有对于废物进行处理,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路线。其实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建设影响极为恶劣。(4)高楼林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随着用地紧张程度的加深,对于建筑的容积要求也越来越大,而需
4、求的增加刺激了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透支城市生态的高层建筑是不得不釆取的一种建筑模式。虽然髙层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是速度却很迅速,但是随着这种技术规模的扩大,一些对于城市生活的弊病也慢慢展现。根据建筑的设计规律,建筑物的容积率是和建筑密度呈现反比例变化的,而一个建筑物的体量也对于外部环境有极大的影响。体量越大占据的城市空间也就越大,因为其内部的集聚性较强所以大量的人类活动就需要更大的外部空间,则建筑对外界的影响就越大。此外
5、,建筑的大小对于城市的外部视觉环境也是有很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空间体积大,对于城市的环境、光线、阴影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空气流动也有很大的影响,像是倒灌风和突然阵风现象都会随着楼层的增加而加深。城市的风速会随着楼层的增加由轻风成为狂风,两栋高层建筑之间还会出现峡谷效应,使风速增加三到四倍。并且超高层的建筑物受到侧向风力,也会在建筑底层形成下行风和旋风。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和建设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空气的流动做好风洞试验,以减小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干扰。2生态城市建设从城市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城市现
6、阶段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进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坚决杜绝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为此,构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至少应形成以下几种机制。(1)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而不是传统的破坏型发展机制。应当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良好结合的发展
7、,实现真正的可续发展,从消耗自然资源的恶性循环产业链中彻底的脱离出来,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以及发展生态化的转变是新型的城市发展特色路线,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同时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往被破坏的环境,并保持和改善已有的环境,场次一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可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体系。(2)城市森林是发挥树木和森林在改善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环境。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或有毒气体,阻滞尘埃,分泌杀菌素等,调节和改善空气质量;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树木对小环境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毒素并将其转化
8、分解为无毒物质,植物还有减噪作用。森林通过树冠和地被植物的截留、死地被物的吸收与土壤的渗透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从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的目的。设置防风林带可降低风沙对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