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11699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9
《东北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北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马铃薯块茎播种后产生的根系为须根系,穿透能力较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强大的根系,可以增强吸收土壤中水分、养分的能力,源源不断输入地上部分,使植株生长健壮,光合能力增强,光合产物增多,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因此,深耕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2、。据黑龙江、山西、甘肃研究报道,耕深15-18厘米时,松土层可达30厘米,较浅耕的增产10%。耕深达到36厘米的,比耕深18厘米的可增产63.1%。可见整好地是马铃薯高产的前提。2、选用良种选种是马铃薯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选用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适宜品种应早熟、髙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既适合露地种植又可保护地栽培,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3、切块催芽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但切块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或增加田间
3、发病率,加快品种退化。切块一般以切成20-30克为宜。切块时要纵切,使每一个切块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病薯,切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以防传病。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马铃薯丰产栽培中的重要环节,确定适宜温度是个体与群体矛盾的统一,改过去单垄单行为单垄双行,垄距为80厘米,行距是10〜15厘米,株距是20〜25厘米,由原来的亩种植3500株,改为
4、每亩种植4500〜5000株,达到充分利用地力,利用空间,提高产量。5、科学用水马铃薯为需水较多的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播种时土壤要有足够的底境,否则根系不发达。幼苗期一般不浇水,以提高地温,促进地下部生长。发棵期水分要充足,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发棵后适当控水以利于适期转入结薯,结薯期需水较多,水分要充一足,土壤保持温润状态,主要是促地下控地上,以促控结合为主,延长结薯期,促进薯块迅速膨大,夺取高产。二、病虫害防治1、主要病虫害种类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蛛虫、二十八星瓢虫、
5、娇也曹、金针虫等。2、制定科学植保方案选择使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农药产品,以保证生产出优质、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要求,在病害防治中应采取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在生长期中进行5次叶面喷药,分别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药1次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亩),间隔10天;从块茎膨大期开始,连续3次施用银法利(75-100毫升/亩),间隔10天。对于蛛虫及二十八星瓢虫的防治,除了在拌种期使用高巧拌种控制苗期的蜒虫、二十八星瓢虫外,在马铃
6、薯成株期使用艾美乐70%可湿性粒剂5-10克/亩的剂量叶面喷雾。3、保护叶片,延长功能期国内外研究表明,叶片的光合作用对农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在90%以上。因此,保护叶片,延长其功能期可大大提高马铃薯产量。银法利不仅防病,还能延长马铃薯的后期叶片功能期,对增加马铃薯的产量非常关键。也可以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叶面喷0.2%硼酸,在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了3次磷酸二氢钾。三、收获收获是田间管理的最后环节,关系到提高商品质量问题,所以必须引起重视。马铃薯成熟时,地上秧棵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茎破
7、皮后,极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一周至十天,应先将秧棵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另外,收获时,人工捡拾堆放小堆,田间晾晒。人工捡拾时,随时进行分级,把破损薯、病薯单放。晾晒1—2天后,运回贮藏地点,贮藏地要干燥、通风、遮荫。有的地方收获后用土埋假贮,防止块茎见光变绿。总之,收获时要尽量减少破皮和破损块茎数量,晾晒一下是为了使块茎蒸发一部分水分,减少贮藏时的损失。(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克利镇政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