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00997
大小:24.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8
《异化劳动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异化劳动理论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物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即“自我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一)第一重规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物的异化”。这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归劳动者自身所有,而归资本家所有,并被资本家用来继续作为支配劳动者的手段。“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
2、,其结果是导致工人的赤贫,并且工人生产劳动越多,他就被剥削得越多,就越是贫穷。以至于说到“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至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二)第二重规定: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即“自我异化”。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即在生产中,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工人在自己劳动过程中感觉到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三)第三重规定: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这是从第一、第二规定中抽象出来的。正是因为劳动产品、劳动活动都异化了,所以人的类本质也异化了。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3、是人的目的。而在异化劳动中,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在异化劳动中成为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这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把工人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了。人的类本质消失了,人成为一种经济动物。工人的劳动仅仅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没什么区别。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动物是直接从自然界索取,而人是从经济社会中非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获得。(四)第四重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当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不直接归工人所有时,他必定归另外的人所有;当工人同自己的类本
4、质相异化时时,实际上就是同另一个人相异化。这个另外的人就是资本家。综上,从马克思的四个论述可得异化的含义:1.异化是双重双向化的过程,即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且主体反而沦为这一对象化的对象。因此,异化包含有异己化、对立化含义;2.异化是人作为主体创造出的事物,违背其应为主体服务的初衷,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力量,不仅不再是主体的手段和工具,反而反过来支配、控制主体的一种过程和状态二、现实中的异化现象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在遭受许多产品的奴役。建筑工人抛洒汗水辛勤建设,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但是,许多
5、工人却只能“望房兴叹”,自己建设的房屋,却没有能力去居住和享受。人们购买房屋居住,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许多人却因此变成了“房奴”,为了按时偿还房贷,不得不拼命地工作,而且往往是违心地坚持做着自己不情愿做的、毫无兴趣的事情,结果实际上降低了生活质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比如“网络综合症”。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一旦突然断网,无聊、空虚和焦虑便随之袭来。手机也像一条锁链把人们紧紧地束缚着,如果出门没带手机,便总是坐立不安、失魂落魄。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异化现象,人与高科技产品相异化。随着竞争的
6、加剧,许多企业工人的劳动压力和劳动强度也在逐步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效率、收益、竞争和开拓创新意识,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但生产、生活领域频频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事件,却反映出人们的道德水平在滑坡,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在增强学术异化,指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违背了其追求真理和创新的初衷和目的,成为了主体攫取名誉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学术自由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人摆脱理智障碍和理智保留,追求真理获取真知必不可少。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如教会、
7、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异化劳动理论一、对异化劳动四重性的认识马克思说:“我们的产品都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说明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其本质表现为具体的对象。对象化意味着我就是我的对象。当自我对象化后,对象与自我的关系表为2种状态:一是主客同一,也就是对象确证自我的存在,对象意味着自我的实现,这是正常的对象化;二是主客对立,即对象否定自我,对象意味着自我的丧失,这就是异化。根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异化劳动表现为工人同劳动产品、劳动、人的类本质及社会相异化的四重规定性。这4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
8、产关系的实质。第一,工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这表现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人的对象化最初是通过劳动产品来实现的,产品是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