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80150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2
《《戊戌变法》教案4(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题六、戊戌变法[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学习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3.知道“公车上书”。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1.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2.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3.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4.认同变法图强、文明进化的价值观。。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1.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2.知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认识中国
2、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3.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考点梳理]:一、背景:1、经济上:19世纪末有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2、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随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思想:康梁等维新思想的传播。4、世界:(1)19世纪末,西方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上: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2)日本:的影响。二、康梁维新派的主张及特点:代表思想主张特点、意义康有为主张变法,建立君主立宪(1)打着孔子的旗
3、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明确提出兴民权的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严复翻译西方进化论思想,阐述维新变法。用来解释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戊戌变法的基本线索和过程:1、第一阶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第二阶段:爱国救亡运动——1895年的“公车上书”3、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施政纲领:康有为的《》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是。4、失败:年的戊戌政变:(1)、戊戌六君子:(2)新政的措施中惟有等得以保留。四、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项
4、目内容政治方面经济方面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5、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军事方面文教方面五、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1、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2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六、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1、是近代中国一次的潮流。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
6、想潮流。。2、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揭露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政治学说是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七、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教训:[巩固练习]: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7、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引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8、我
9、们负责传递知识!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环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10、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