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

ID:43553365

大小:122.32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9-10-10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_第1页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_第2页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_第3页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_第4页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心理(根据大纲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持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教育的内容,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政治经济制决定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与文化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2、,受到文化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科学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受教育者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到方法,手段,内容。(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实验政治功能。教育通过政治思想的“教化”来实现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养各类政治领导人才来实现政治功能。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从可能生产力转化现实生产力。2再生产科学技术。经济,教育成为发展经济的人力基础。教育自身成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文化,文化承递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

3、,文化创新功能。人口,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1)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多层次,多领域的联系和影响。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全球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多媒体化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多民族,多文化,理解,公平,共同发展。2.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特点:不平衡性,

4、差异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因素:遗传,可能性,不能决定发展方向内容水平,成熟水平制约发展水平,差异制约差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可能性转化现实性,决定发展方向。教育,主导作用(影响力大,结果的结合),有目的的,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转化自身需求,自我控制和调节。内发论: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外镌论:荀子,洛克,华生。(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学校教育对人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规范化与自觉化的社会功能。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教育目标

5、明确,专业教师指导。3,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促进个体发展。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即时与延时的价值。对人的发展来说,学习具有长远性。3,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概念: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存在着的教育结果,反映了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特点:预设性,观念性,超前性,可能性。结构层次:教育目的一一培养目标一一课程目标一一教学目标

6、。功能:规范功能,规范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活动都必须有利于指向教育目的的实现。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激励功能,目的是一种指向,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目标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孟子,康德,马斯洛。社会本位论: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孔子。文化本位论: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意识,使其具有自

7、动追求理想目标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辩证统一:(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德育:狭义道德教育,广义思品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智育: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体育: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意志品质道德品质。原则是,经常性,全面性,差异性,适量性。美育:任务是,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原则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情绪体验和逻辑思

8、维的结合。掌握艺术内容和艺术方法的统一,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课程(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广义课程: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