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36864
大小:18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1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4分)1、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2、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3、钱伟长青年时期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目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B.有些外国人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C.儒家应当积极向世界宗教推介自己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4、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C.提倡改革,追
3、求法治和君主专权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77、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A.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
4、确立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B.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对政治的影响D.科举考试方面:考试选官,以儒学经典作为考试内容8、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荀子提出“人之性恶”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
5、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萧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10、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
6、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1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12、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A.格物致知B.经世致用C.三纲五常D.发明本心13、《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
7、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14、7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15、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