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43370475

大小:271.0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01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1甫I)说:“人家养生,农【甫I为重,末俗尚浮,不力FH,不治圃,坐与衰期。”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霍氏家训严格B.极端排斥商品经济C.“以农为木”观

2、念根深蒂固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的主旨可以看出《霍氏家训》极力劝导子侄从事农业生产,这说明“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可以直接选出C项来。2.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亨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B.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D.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古代秦汉时期实行一口两餐到三餐以及

3、至于后来的四餐,说明汉代以后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故B正确;健康水平无法体现,故A错误;贫富分化从材料难以分辨,故B错误;生活平困与材料意思相反,故D错误。3.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北宋汴京A.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B.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A.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B.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工商业者与居民

4、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说明北宋吋期政府放宽对筒业活动的控制,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项。点睛:宋朝时城市屮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在经营地点的限制被打破的同时,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1.“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五个阶段:有城无市,城屮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屮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

5、了“城区即市区”阶段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宋代的城市打破了市坊分离的界限,展示了“城区即市区”的社会面貌,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都咸阳是政治、军事中心,属于“有城无市”,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都长安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属于“城中有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苏州是展现的是晚期而非早期的城市面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

6、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口压力过大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它的成长,而封建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故D项正确;明清

7、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人口过多可以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传统的农耕文明不断发展,故C项错误。阅读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曲线图,完成6-8题。所占比敢护#課护趙鏗檢持睁1.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和最进步的近代经济形态分別为A.③④B.①②C.①④D.③⑤2.对②⑤所代表的两种经济形态解读正确的是A.②是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②标志着屮国近代工业的起步0.⑤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人障碍D.⑤在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发展绝境3.下面对图中反映

8、的五种经济形态的最终归宿分析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对⑤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B.中tl甲午战争宣告②最终破产0.④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加速了①的解体【答案】6.A7.B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从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来分析中国近代经济的变化。6.从表格中可以看岀,①是小农经济,②洋务经济,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⑤是官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