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

ID:43342362

大小:220.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教师用书:阶段提升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阶段提升(七)模块命题角度考频考情说明政治(2018·全国Ⅰ,28)甲午战争的结局及成因5年3考1.从模块内容看,思想部分是考查的重点,政治、经济考查逐渐增多,综合性考查加强。政治主要从近代化角度考查重要历史现象的影响;经济主要考查经济结构的变动;思想主要考查中西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融。2.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主要是从通史角度选定主题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变迁及演变趋势。(2017·全国Ⅲ,41)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政治变化(2016·全国Ⅱ,40)近代海外移民及华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经济(2017·全国Ⅱ,29)从

2、思想角度考查近代习俗的变化5年3考(2016·全国Ⅲ,41)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自开商埠与经济结构变动(2014·全国Ⅱ,28)从思想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的服饰变革思想文化(2018·全国Ⅲ,28)严复翻译《天演论》与维新思想宣传的特点及影响5年7考(2017·全国Ⅲ,41)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思想变化(2016·全国Ⅲ,28)梁启超与“诗界革命”(2016·全国Ⅲ,29)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之争(2016·全国Ⅰ,40)康有为、严复有关人口问题的主张及评价(2015·全国Ⅱ,29)康有为的思想主张(2015·全国Ⅱ,29)近代维新派对儒学的认识主题一 近

3、代前期从“师夷长技”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主题综述】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1)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中日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清朝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3)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针对训练1】(2018·山东潍坊模拟)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

4、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  )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 材料“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包含了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反对异族压迫的观念,故B项正确;根据“反对‘严夷夏之大防’”,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方技术但并未说明中体为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说明学习西

5、方技术而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 B主题二 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不朽丰碑——辛亥革命的先驱们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理念【主题综述】近代前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奠定了基础。【针对训练2】(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

6、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解析 根据“先哲之遗业”、“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可知孙中山认为民主共和是政治传统,意在为其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主共和的渊源,未体现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共和是历史传统,未涉及民主共和的实质,故B项错误;孙中山意在为他的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并非继承发展儒家文化,故D项错误。答案 C主题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

7、转型反映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通史整合】(1)从政治折射点看: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与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备了条件。(2)从经济折射点看:中日甲午战争后,伴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巨大。

8、(3)从思想折射点看: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推动了君主立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