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04653
大小:60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青少年犯罪的矫正与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青少年犯罪的矫正与预防第一节青少年犯罪理论一、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学理论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理论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四、青少年犯罪的整合理论一、青少年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生物学强调青少年犯罪,受个人生物条件方面,如遗传基因、染色体异常、体形、身体结构、脑瘤、过敏性症状、低血糖症、内分泌异常、生化上不平衡、男性荷尔蒙等之影响。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理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心理分析、人格特质、行为主义、认知与道德发展等理论。造成青少年偏差的三种情况:1)未能控制犯罪的冲动(本我
2、)2)反社会性格3)“超自我”之过度发展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青少年罪犯生物学与心理学理论较偏重青少年个人原因之分析,而青少年犯罪社会学理论主要强调社会原因之解释与探索。三个派别:1)社会结构理论:强调低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社区独特文化、风俗及规范等影响和促使青少年犯罪,产生偏差和犯罪行为。主要理论观点有文化偏差理论、紧张理论等。2)社会过程理论:主张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是不良社会化学习的结果,与他们个人未能与家庭、学校、司法体系维系适当有关。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是社会过程理论的两大学说。
3、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理论3)社会回应及冲突理论:社会回应及冲突理论与其他理论的不同在于这一理论并不集中探讨青少年如何违反社会规范,而是关注社会机构在制造偏差与犯罪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法律的制定和规定如何影响偏差行为的发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的强权、强势及其对青少年的看法和反应,导致了青少年的偏差与犯罪行为。社会回应及冲突理论主要包括标签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多元冲突理论及激进冲突理论等。四、青少年犯罪的整合理论社会结构因素不同的社会组织社会变迁、都市化价值冲突种族歧视经济波动中介变项生物因素
4、差别联结家庭互动模式其他因素促成因素犯罪态度或动机其他人格模式情景压力与冒险初级偏差权变因素接触刑事司法体系其他因素犯罪行为模式盗窃、暴力犯罪、强奸、心理病态、伤害、滥用药物、成瘾、酗酒、累犯、其他罪犯第二节青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一、司法转向制度二、社工在青少年司法制度中的角色一、司法转向制度所谓转向,包含了三个要素:一是指避免将青少年犯送至监狱等机构接受处置;二是指从轻处置;三是指建立以社区为本的辅导体系青少年司法转向制度是指由传统监狱等机构处置改为以社区为本的各种辅导服务为主处置制度。1.司法转
5、向模式2.司法保护处分的裁定类型3.刑事或非刑事的处分方式二、社工在青少年司法制度中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通过社会服务计划或项目的实施而发挥作用。(下列是从香港少年司法系统有关社会服务的内容)1)法庭外展社工服务;2)法律援助服务;3)保护儿童服务;4)感化服务;5)青少年罪犯评估专案小组;6)社会服务令服务;7)社区志愿服务;8)羁留院/收容所的服务;9)住宿院舍服务。第三节青少年犯罪矫正与预防一、青少年犯罪矫正与预防工作的主要目的二、青少年考察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三、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
6、探索一、青少年犯罪矫正与预防工作的主要目的青少年犯罪矫正与预防工作,以违法犯罪青少年为对象,以司法转向制度为依据,以非监禁刑矫正服务为内容和手段1.坚持司法保护原则、落实青少年司法转向政策2.为犯罪青少年提供反省自新的机会3.矫正犯罪青少年的不良行为4.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二、青少年考察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1.考察教育制度是指对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历经行政处罚或刑事诉讼阶段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组织密切配合开展的“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和“社会服务令”的制度,
7、其着力点是落实各项教育、感化、挽救的措施。2.考察甲鱼工作的实践反思1)价值理念的反思;2)专业方法运用的反思;3)工作流程的反思。三、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探索1.基本内容: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劫难等五个方面。2.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反思1)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定位反思;2)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