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94749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普莲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莲小学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重庆市教委《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渝教师〔2014〕3号)要求,《2015年永川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根据我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 二
2、、基本原则 (一)以校为本,服务教师。 (二)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充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特别是教师信息技术实际,遵循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律和教师需求设计培训项目。 (三)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导向,以通过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提高全校教师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能力。三、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永川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从2015年5月起至2016年底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
3、培训。建立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一)具体目标1.明确信息技术应用方向。通过诊断测评,帮助学科教师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方向;2.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学科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相应技能,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3.制作信息技术学科应用案例。引导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
4、学进行深度融合,鼓励他们发掘、制作自己的本学科信息技术应用案例;4.积极参与混合研修。在项目组研修任务及区域教研员的带领下,能够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四、培训对象本校全体教师五、措施要求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为主题内容,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永川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采取测评诊断、按需
5、选学、层次递进、任务驱动的方式,将个体自主的网络研修、基于岗位实践的校本研修、跨校交流研磨的集中研修有机结合,设计相应的课程和研修任务,引导教师学一学,谈一谈,用一用,秀一秀,评一评,帮助教师巩固深化研修所学,促进学用结合,共计50学时。1)网络研修内容设计网络研修共分五个阶段,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参训教师,完成在每一阶段均设计配置了1-3个不同类型的任务包。参训教师在学习本课程任务前,需先进行测评,并根据自己的测评报告结果和本地信息技术条件,选择适合的任务包进行学习。2)线下研修(集中培训及校本研修)内容设计为提炼研修成果,提高培训实效,研修网项目组将
6、在培训过程中,结合网络研修各阶段的培训内容——信息技术在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评价诊断等环节的具体应用,开展“携手研修,精彩绽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研修活动,鼓励每位学员以网络研修作业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研磨推荐“作品”,开展在岗实践及成果汇报展示活动;培训结束时,本项目将开辟专区,对参训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成果进行展示宣传。六、学习方式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将网络远程学习和自身工作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在交流中提升。2.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将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学员在完成每个阶段任务包
7、规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在研修平台中参与其他非规定学习任务的行为将作为拓展学习积分,以引导学员感受网络研修中无处不在的学习和收获,形成常态研修习惯。3.成绩考核与成果生成相结合。为提高不同参训群体的积极性,本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学校采取不同的绩效激励方式。全体学员通过在网络平台的任务学习和拓展学习,即可完成基本的学习考核;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还通过组织“携手研修,精彩绽放”学科研修活动,研磨筛选推出精品研修成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研究、指导和引领等工作。 (二)经费保障。
8、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三)制度保障。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