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

ID:43048538

大小:14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5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_第1页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_第2页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_第3页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_第4页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戏曲研究】“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戏子”到“文艺工作者”一一艺人改造的国家体制化(1)2005-12-4阅读297次木站网友小胖墩发表【字体:人屮小】上一篇《>>下一篇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本站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第八期全国基层舞蹈编创培训班热招中张炼红(原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面推行的“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它置于更为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屮进行考察:晚淸“戏曲改良运动”以降的中国近现代戏曲改革进程;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从以“秧歌运动

2、”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到“样板戏”所标志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艺改造运动;以及这种改造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中国主流社会在“现代转型”中对于民间生活(如“游民文化”)所包含的异质成分的消解过程。在此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卜,“新中国”的戏改运动蕴含了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既表现出种种鲜明的中国“本土”的政治文化意味,同时乂承受着所谓全球“现代性”的深刻彩响。因此,对丁它的仔细考察和解读,应该有可能为破除“本土”与“全球化”的机械二元论、深入梳理并探究小国社会在二十吐纪的巨变历史,作出一份试探性的努力。而在改人、改戏、改制的过程中,无论是艺人

3、改造的国家体制化、剧目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还是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的现代艺术化,此间都纵横交错地涉及到所谓民间与官方、文艺与政治、口rh与体制、异质与主流、牛活实体与意识形态等等的关系,而它们2间的缠绕、冲突和联系都将在具体的“戏改”问题中得以呈现和阐明。引言:游民文化的消解与中国补会的现代转型中国历史劫乱频仍,民间社会鱼龙混杂,自古以来多的是游侠、游士,更不必说无家无业、闯荡江湖的“游民”。游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往往与官方的、正统的意识形态相偏移甚至相对立,所谓“伤道害德,败法惑世”,故而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多遭排斥、贬抑和诋毁,却在民间颇有影

4、响。中国民间社会所传承的“游民意识”,其主要特征在戏曲艺人们恍若“化外Z民”般的江湖生涯中得以充分体现:如随世游移的无根性(由度)、趋利避害的世俗性(功利心)、亦侠亦盗的反社会性(破解力),等等。作为“游民文化”的一种典型的社会载体,更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屮国地方戏曲活动及艺人生活状态的发展和变迁,对于屮国文化传统(所谓“人传统”)在口常生活屮的渗透与传承,对于民间社会的各种文化习俗(“小传统”)的酝酿和形成,进而对于民间文化如何以传播中介的形式推动各层次文化传统之间的彼此选择、改造、更新和转化,无论间接、直接,都有着人们远未能透

5、解的深广意蕴。有鉴于此,近年來有学者一再地将“游民社会”、“游民意识”、“游民文化”等课题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意义郑重表出,并断定此举无异于“发现一个中国”。然而,在这一令人惊诧和兴奋的“发现”Z外,我觉得还应该看清游民阶层及其文化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抗拒地被“消解”的命数。远的且不说,集中來看建国初期所实施的游民改造工作,其明确的改造対象是从事“乞讨、诈骗、偷窃、抢劫、聚赌”等不正当职业、有“流氓思想”、“游惰习气”和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而木属于游民范畴、且占很人比例的戏曲艺人就此被区别对待。总的说来,是通过将他们由“戏子”

6、改造为“文艺工作者”,以便更有效地对民众进行“宣教”和“动员”,藉此重塑“人民”形象,重建社会统治秩序,逐步实现“民族一国家”的现代性li标。事实上,无论是强行扼灭游民现彖的负面因素,述是精心改造其有利因素,这都属于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为淸除障碍、推动"现代化”进程而必须完成的消化“游民”和消解“游民文化”的艰巨任务。而诸如此类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刈•于异质成分的消解工程,如五、六十年代大力推行的戏曲改革运动中有关艺人改造的问题,正是本文所要具体考察并深入探询的游民生活的现代变迁之一种。1949年的“解放”,在艺人们眼里

7、不过是又一次的改朝换代。或许是戏里戏外见惯了兴亡成败、吐道变迁,他们相信哪个时代都少不了看戏听曲找乐的,所以对“上而要改革旧戏”不见得多么起劲,“你有千方百计,我有一定之规”,心说这天底卜-唱戏卖艺的还不是照样凭本事吃饭?然而,新屮国的戏曲改革运动如果没有艺人参与,其动力Z薄弱而阻力Z强劲可想而知。因为艺人是戏曲的直接掌握者,而中国戏曲在史料、剧目、表演艺术等方而素乏系统的文献资料,各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也都完整地保存在艺人身上,他们是活的历史、活的文化遗产、活的戏曲艺术,要改革戏曲当然得依靠他们,而要依靠就必须先改造他们。屮国戏曲所具有的

8、深用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及这种基础对于“新中国”通过戏曲改革而破除“旧文化”、建立“新文化”的重大意义,势必决定了戏曲艺人步入“新社会”后将彻底结束原先那种“化外之民”式的游世生涯。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