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47788
大小:62.8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3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思考近年来,全市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三次创业的主战场,紧紧围绕农林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这一目标,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批工作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对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和林下经济发展创造了斐然成绩。一、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屮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2、。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遵循,对于新时期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中央…号文件精神提出,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提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3、。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20W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并且在创新体制方面重点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
4、合作社联合社。按照口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发展,密切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
5、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今年初,省委副书记陈润儿在全省农业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列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8个方面中的一个专项任务
6、,成立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专项小组负责推进,指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工作重点包括七个方面工作:“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四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五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六是健全农业产品质量管理;七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而第一项就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对我国这种人多地少水缺、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以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把农业的潜在生产能力有效释放出来,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到国
7、家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短短几年间,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來,尽管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表面上相对平稳、大致轮廓未动,但变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变革的深度丝毫不逊色于农村改革初期。如果说头几年的变革是波澜壮阔,那么这以后的变革则是静水深流。总体來看,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是一个历史和逻辑的过程,现在提出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并非“突如其來”,而是过去30多年变革过程的延续;现在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也非“推倒重來”,而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0首先,随着
8、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日益迫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不明显的时期,农户收入绝大部分來源于农业,农民会尽心尽力经营农业,农业潜在生产能力得到有效释放。随着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一方面,农户非农收入逐步增加、农业收入的相对重要性趋于下降;另一方面,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使农业生产经营越来越不便利。这种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