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ID:42694669

大小:3.2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0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9讲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与经济政策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商业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3)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元①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②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5)明清①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③出

2、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2.市的变迁市的位置、时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1)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市令或市西汉都城长安设东、20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1

3、)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2)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以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最著名3.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①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②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西汉由于开通陆海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

4、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元朝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①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③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教材补缺 古代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

5、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203.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中国古代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4.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1)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2)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3)

6、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5)注重平等贸易、和平交往、睦邻友好。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①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②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③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农业有保障。(2)表现①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②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等一系列经济政

7、策。③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3)措施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4)松动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如商人参加科举,宋代的榜下“捉婿”之风等。(5)评价①积极影响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8、从而巩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②消极影响强化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20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二者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