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82258
大小:132.7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0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雅安中学高2015级第二次周考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屮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A.文化传承意识增强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D.青铜工艺水平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颂扬祖德,感念王恩”“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煬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体现的是文化的传承,故A项正确;铭文不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故B项错误;西周时宗法礼仪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而不是
2、渐趋崩解,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青铜工艺水平提高,故D项错误。2.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宰相器”者,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这一认识主要基于A.防范丞相擅政B.稳定统治秩序C重建儒家信仰D.抑制军功新贵【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宰相要务虚,这是从基于加强皇权、稳定统治秩序而言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防范丞相擅政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汉初年是无为而治而非重建儒家信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对宰相的抑制而非对军功新贵的抑制,选项D不符合题
3、意,排除;故本题选3.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A.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B.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C.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D.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可知,宋朝保护盐、茶簡人利益,这有利于促进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该政策和认识有利于增加政
4、府收入,故B项错误;保护商人利益,体现了经济思想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更加开放,故C项错误。1.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A.屮央政府过分集权B.政制缺乏制约机制C.行省权力大而不专D.地方行政体制混乱【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
5、,地方行省权力较大,所以中央政府过分集权说法错课,故A项错误;材料“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是指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2.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釆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洒至酣”,编者对“饮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屮“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
6、时A.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B.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C.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B项正确;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3.表2反映出A.资政院掌握最高财政审核权C.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大为减轻B.晚清各项财政收支较为均衡D.国家财税管理体制
7、走向近代化表2Mil年精政府財政收人预算表《单位・万两)4日4810-134966,92616.382616.38463L)44762.1$56轧23565e23关畝4213.934213.93」杂收入錨2机話3$辄85An431乩7S4417.65亦0035h«i'4660.094722.80总计岁入29696.2?30151.03(建丄盖蜒氧勺(责政廉舍#仪空歳办畫统三年岁入岁出总笊耳策请葺萩夺析,)【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说明资政院有财政预算审核权,并不能说明资政院就此学握了最高财政审核权,材料《资政院会奏议决试办宣统三年岁入岁岀总预
8、算案请旨裁夺折》说明此时仍由清政府决定,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不是要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故排除;表格只是1911年的财政收入预算表,没有与以前的进行比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