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18118
大小:8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8
《马克思简答题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答题题库1、谈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3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4、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①该原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②该原理的内容:矛盾
2、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④学习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掌握“有特殊到普遍,再有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从而正确的认识事物。⑤从运用这一原理应克服的错误倾向来看,我们要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的错误。5、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
3、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6、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对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科学总结,体
4、现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有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生动体现。7、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
5、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2、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快速性。它的出现为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3、互联网的内容具有创新性,它能激发推动我们认识上的创新。4、互联网的知识具有两面性,它对于我们的思想具有提高的同时也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5、我们应该以健康、文明、创新的价值取向来审视和筛选互联网的内容,在学习某些内容的同时也注意鉴别网络垃圾,使思想与网络互相增益。8、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
6、定力量?既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那么,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从事的生产劳动。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发现并承认这一真理,是历史观的一个伟大革命。其次,物质资料
7、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再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变成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变革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