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

ID:42270793

大小:3.0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9-11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_第1页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_第2页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_第3页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_第4页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_吴孔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综合报告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一、引言2012—2013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植物保护学科在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对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促进了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病虫害防控体系和植物保护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近两年来,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灾变规律发生新的变化,一些大区域迁飞、流行性重大病虫暴发频率增加,突发性病虫发生频繁,一些地域性和偶发性病虫发

2、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的持续丰收。如2012年,多种病虫暴发成灾,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到4亿多公顷(次)。其中,稻飞虱在西南、南方、长江中下游、华南、江南稻区偏重至大发生,全国发生3000万公顷,分别较2011年和常年增加20.7%和27.2%;小麦赤霉病在湖北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沿淮及其以南麦区、河南中南部大发生,江苏沿江、沿海和里下河地区特大发生,是1990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全国发生面积为920多万公顷。小麦蚜虫是2001年以来第二重发生年,在河北、山东、

3、山西等省大发生,发生面积为1700多万公顷。三代黏虫8月上旬在东北、华北等地玉米田大暴发,发生面积800万公顷,是近年来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一年。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均超过近5年。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通过充分发挥病虫害防控体系的作用,提高防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防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植物保护防灾减灾年均挽回粮食达到800亿千克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基础研究提升了植物保护学科的原

4、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锋,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产品研发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植物保护学科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取得了重要进展,推动了本学科的创新发展。如植物病毒学研究明确了双生病毒、水稻矮缩病毒致病与传毒机制,为植物抗病毒提供了新理论3植物保护学和新策略。植物抗病虫功能基因组学,在抗病虫重要基因的克隆和植物抗病虫机理研究方面获得了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同时利用基因组学,获得了一批重要的

5、致病病原物和重要作物害虫的基因组数据,为进一步发掘致病基因奠定了基础。二是应用技术研究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控能力。瞄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发展报告重大需求,针对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的态势,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为依托,采取科研教学推广、试验示范应用、研究开发产业相结合,开展病虫害灾变规律、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协作攻关,取得一批研究成果,通过推广应用,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应用“3S”技术、生态环境建模分析和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技术,提高了多种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决策能力。

6、三是促进了本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本学科各二级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融合,同时涌现出一批新兴的二、三级学科,丰富了研究方向,形成了较完整的植物保护学科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植物保护学科,包含了植物病理学、植物病毒学、植物免疫学、分子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昆虫生理与生化、昆虫生态学、农药学、杂草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病虫害测报学、生物防治学、入侵生物学、转基因生物安全学、鼠害防治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化感作用学、农业生态健康

7、学、抗病虫害育种、植保资源利用、农药毒理学、植物源农药、病虫害生物多样性控制等分支学科和研究方向。教育部在1997年对植保学科设置作了调整,在同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植物保护学科被列为一级学科,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近年来,逐渐增加了杂草学、入侵生物学、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生物防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发展成为以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和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四是促进了研

8、究平台和创新人才队伍的长足发展。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计划的推动下,植物保护学科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才队伍不断成长。(一)研究平台建设在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以“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为研究中心,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科技创新基地。2011年农业部启动了重点实验室的分类管理体系,将众多相关学2012—2013科实验室和试验站统一归口管理,建成了依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农业部作物有害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