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

ID:422147

大小:282.6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07-31

上传者:U-1035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_第1页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_第2页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_第3页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_第4页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15798-1995 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 下载地址.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GB/T15798—粘虫测报调查规范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thearmyworm〔Mythimnaseparata(Walker)〕1995-12-081996-0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粘虫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8—1995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thearmyworm〔Mythimnaseparata(Walker)〕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粘虫成虫、卵、幼虫数量、发育进度的系统调查以及异地虫情调查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2成虫观测2.1诱蛾器观测一代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南部自2月10日至4月10日,北部自3月5日至4月15日。二代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自5月10日至6月20日。2.1.2设置要求每站设置2台,选择离村庄稍远,比较空旷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田。二台诱蛾器间距应在500m以上,设立后不要轻易移动位置,保持相对稳定。2.1.3诱蛾器构造诱蛾器分筒罩、底盘、诱剂皿三部分。筒罩为圆筒形,高35cm,直径31cm,罩壁开有12个大小相等,向内凹入的长孔,筒罩上顶焊死,并焊一拿手,下端开口;长孔外边长24cm,宽5cm,内边长20cm,宽1.5cm,凹入部分的上、下两端焊住;长孔下缘与筒罩下缘相距4cm以上。底盘直径32cm,略大于筒罩,边高3cm,口径略小于筒罩。诱剂皿边高3cm,直径25cm,并做一直径略大于25cm的盖盖上,大小均以能罩入筒罩为限。本诱蛾器构造图可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198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业出版社,第166页。诱蛾器可以用木或铁器架架起,器底距地面1m。2.1.4诱剂配制一台诱蛾器诱剂全量成分是:40°~50°白酒125mL,水250mL、红糖375g,食醋500mL、90%晶体敌百虫3g。先将红糖和敌百虫称出,用温水溶化,然后加入醋、酒拌匀即成。2.1.5管理方法加入诱剂后,每日黄昏前将诱剂皿盖打开,搅拌诱剂后罩好筒盖,次日清晨将落在皿内和死亡皿外的粘虫蛾取出,携回检查并将诱剂皿盖盖好,减少诱剂蒸发,再罩好筒罩。诱剂每逢5(每月5日、15日、25日)增加半量,逢10(每月10日、20日、30日或31日)更换全量。当蛾量多、蒸发量大或意外事故时应酌情增加或更换。2.2杨枝把诱测 2.2.1诱测时间三代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自7月15日至8月15日。二代区若使用,由5月10日至6月20日。2.2.2设置要求每站设二组,每组10把,选有代表性的作物田在田边呈单行排列,每把相距10m。2.2.3杨枝把的制作选1~2年生叶片较多的杨树枝条,剪成60cm长,将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枝把;阴干1d,叶片萎蔫后便可使用。杨枝把倒挂在木棍或竹竿上,底稍距地面60cm。2.2.4管理方法在调查期内,每天清晨进行检查。为防止检查时粘虫蛾飞逃,应用大型尼龙窗纱袋,将杨枝把套入后拍打,将蛾子取出,携回检查。杨枝把设置后,应根据叶片脱落情况7~10d更换1次。2.3糖醋毒草把诱测2.3.1诱测时间四代区(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自9月1日至10月10日。2.3.2设置要求每站设一组5把,选比较空旷有代表性的稻、麦田,东西排列,间距15~20m。草把设置要高出作物30cm。2.3.3制作方法选较粗壮未发霉干稻草,剪成50cm长,基部扎紧,呈直径10cm的草把,端部朝下,插在1.5m左右长的木棍或竹竿上。草把下边装一个盛蛾铁皮漏斗,漏斗直径60cm,高30cm,草把上安装一棚罩,防止雨淋。本草把的制作图可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总站198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业出版社,第167页。2.3.4诱剂配制5把全量配制为红糖100g、食醋100mL、水100mL、40°~50°白酒50mL,90%晶体敌百虫2g,配制步骤同诱蛾器诱液。2.3.5管理方法诱液于傍晚涂在草把上,漏斗中可放入少许稻草,防止鸟雀啄食蛾子;次日清晨将落在漏斗内的粘虫蛾取出,携回检查。诱液每两天涂一次。2.3.6粘虫蛾量调查记载表不管用哪种诱测方法,都将调查结果记入表1。表1粘虫蛾量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 诱测工具检查日期一组(五把)杨枝诱蛾器诱蛾器把或糖醋毒草把备注月日雌雄合计雌雄合计雌雄合计头/台头2.4雌蛾抱卵检查2.4.1卵巢发育进度划分标准利用上述方法诱到蛾子后,在盛蛾期内隔日解剖检查一次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每次抽查20头,诱集量不足20头时,应全部检查,卵巢发育进度划分为5个等级,标准如下:1级:卵未形成,腹腔乳白色;卵管透明,长3~4cm,用肉眼辨认不出卵管中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粒粒饱满,乳白色。2级:卵粒可辨,腹腔乳白色;卵管白色,长4~6cm,卵管内卵粒呈分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乳白色,部分已不饱满。3级:卵已成熟,尚未产卵,腹腔黄白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约7~10cm,卵粒排列紧密、靠近侧输卵管处,卵粒有堆集重叠现象,脂肪体显著减少,呈半透明或透明状,萎蔫发扁。4级:卵已部分产出,腹腔淡黄色,卵管黄色及白色,长4~10cm,卵粒排列不紧密,几乎没有乳白色脂肪体。5级:卵已产完,仅有少量遗卵,腹腔黄色,卵管暗黄色,萎缩较短,无脂肪体。2.4.2雌蛾抱卵检查记载按上述标准将检查结果记入表2。表2雌蛾抱卵检查记载表单位年度卵巢发育级别及占百分比调查日期诱蛾检查备1级2级3级4级5级1级2级3级4级5级方法虫数注月日头%3卵量调查3.1草把诱卵 3.1.1诱卵时间一代区自2月20日至4月15日,北部自3月15日至4月20日。二代区自5月25日至6月20日。3.1.2设置要求每站选具代表性寄主田2块,每块田插一组,每组10把,南方草把间相距5m,北方相距10m。3.1.3草把制作选择较粗壮已变质的干稻草3根,剪成0.5m长,基部扎紧;或未变质干谷草5根,0.5m长,从中间对折,腰部扎紧;绑在小木棍或细竹竿上,端部朝上,草把顶要高出作物20cm左右。3.1.4管理方法以插草把第1d起,每3d检查并更换一次草把,仔细清点卵块数;同时抽查10块卵的卵粒数;如不足10块卵则全部检查。平均每把卵粒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平均每把卵粒数=∑每把卵粒数/检查卵块数3.1.5草把诱卵记载表将草把诱卵结果记入表3。表3草把诱卵记载表单位年度单块卵粒数平均每诱卵调查日期把插把检查块数检查卵块数最多最少平均备注环境把数卵块数月日块粒3.2田间普查3.2.1普查时间各地均需对危害代进行普查。普查时间为蛾盛期或卵盛期。3.2.2普查田块选当地几种主要危害作物,不同品种、栽培条件、长势和地形等具代表性田块进行1~2次普查,每次普查总数不少于10块田。3.2.3普查方法调查田块均以5点取样,谷子、小麦、水稻等密植矮杆作物,每点1m2,应注意检查干叶、枯心苗和上部1~4片嫩叶的尖端;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每点查相邻20株;折算成平方米数,应注意干叶尖、苞 叶、花丝;调查时匀应注意前茬作物及杂草上的卵量。按田块类型分别取回10块卵检查卵粒数。3.2.4粘虫田间卵量调查表将田间卵量普查结果记入表4。高杆作物调查后,按株行距相乘,除以每窝株数,乘以调查株数,折成每平方米数。表4粘虫田间卵量调查表单位年度调查日单块卵粒数平均期每平取样方米总卵检查备地点作物类型田面积卵粒2块数卵块最多最少平均注m数月日数块粒4幼虫调查4.1系统调查4.1.1调查时间一代区自4月1日至暴食期止;二代区自6月1日至暴食期止;三代区自7月15日至暴食期止;四代区自晚秋世代10月1日至暴食期止。4.1.2调查田块及要求选当地主要寄主作物田,固定1~3块为系统调查田,每3d调查一次。每块田均以棋盘式10点取样,条播、穴播的小麦、谷子、水稻每点1m2,撒播0.3m×0.3m;玉米、高粱每点10株,调查后均折算成平均每平方米虫数。4.1.3调查方法调查条播麦田、谷田时,调查样点内所铺白布上的幼虫数量和发育龄期,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拍打后再不出现幼虫为止,然后扒开行间,检查地表幼虫;翻转根际松土,检查潜土的幼虫;谷叶心内常有低龄幼虫潜伏,除拍打外,对心叶及穗轴应仔细检查。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先检查心叶、叶液、雌雄穗及干叶卷缝内的虫量、虫龄;再查地表及土内虫量、虫龄;如田中杂草较多,也要查清杂草上的虫量、虫龄。4.2普查4.2.1普查时间 当系统调查大部分幼虫进行2龄期时,立即组织一次普查。4.2.2普查田块及要求选具有代表性各种寄主作物田进行普查,总数不少于20块。要求和方法同幼虫系统调查。系统调查及普查幼虫按体长和头宽区分如下,见表5。表51~6龄幼虫体长及头宽表mm1龄2龄3龄4龄5龄6龄项目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平均范围19~体长1.871.8~2.25.95~7.19.817~1213.710~1820.811~2429.235.5头宽0.320.3~0.40.540.5~0.650.960.75~1.051.591.4~1.762.272~2.53.233~3.514.2.3幼虫发生量调查记载表幼虫系统调查及普查结果记入表6。表6幼虫发生量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各龄幼虫数及占百分比类取样总平均每调查地作备型面积虫平方米123456合123456日期点物2注田m数虫数龄龄龄龄龄龄计龄龄龄龄龄龄月日头%5异地发生趋势预报调查5.1迁出区发生情况调查5.1.1残虫量调查5.1.1.1调查时间越冬代发生区于2月22日至24日调查;一代发生区于5月10日至12日调查; 二代发生区于7月3日至4日调查;三代发生区于8月17日至19日调查。5.1.1.2调查地块及要求选具有代表性已防和未防的各种寄主田及其他发生环境各2~3块,均以5点取样。条播麦田、谷田每点查1m2;玉米、高粱每点查2m2;水稻、绿肥、撒播麦田及草地每点查0.3m×0.3m。查清植株上、地面及地下幼虫数量及蛹数。幼虫分龄按4.2.2分龄标准表,蛹的发育分为3级,标准如下:a.1级,蛹体红褐色,复眼与体色一致,不甚明显;b.2级,复眼变褐至黑色,很明显,体色仍为红褐色;c.3级,蛹体褐至黑色,复眼与体色相同。5.1.1.3天敌寄生率调查在残虫调查时结合进行天敌寄生率调查,在调查田中随机采取幼虫及蛹各50头,不足50头者全查,剖开虫体,检查寄生天敌种类、数量,同时调查点内捕食性天敌种类和数量。结果记入表7。5.1.1.4残虫调查记载表将残虫及天敌调查结果记入表7。表7残虫调查记载表单位年度残虫及发育进度天敌寄生情况调查日期幼虫蛹取总作每每类样虫1平平寄寄数型面数生~456方前123蛹方化羽种量生备田积数物3龄龄龄米蛹级级级皮米蛹化类率注月日m2龄虫蛹%数数头%头5.1.2发生情况调查各发生区将本省、地(州、市)县发生情况调查收集汇总成材料。5.1.3汇报时间各虫源区(迁出区)用粘虫模式电报向农业部病虫测报站汇报,汇报时间如下:预测一代区发生趋势,要求越冬代区于2月25日至26日汇报;预测二代区发生趋势,要求一代区于5月13日至14日汇报; 预测三代区发生趋势,要求二代区于7月5日至6日汇报;预测四代区发生趋势,要求三代区于8月20日汇报。5.2迁入区发生条件调查5.2.1收集主害代天气预报迁入区要收集将要发生世代时期内的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力风向、灾害性天气次数范围等。此材料由各级测报站、植保站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提前接洽,及时提供。一代发生区于2月底收集3~5月天气预报;二代发生区于4月底收集5~6月天气预报;三代发生区于6月底收集7~8月天气预报;四代发生区于8月底收集9~10月天气预报。5.2.2农作物栽培面积及生长情况有关各级测报站、植保站或农业局要及时提供各发生区寄主作物栽培面积、品种、耕制、苗情长势、生育期早迟、灌溉及施肥等栽培情况。5.2.3各迁入区汇报时间上述二项资料,各迁入区应分别向农业部病虫测报站汇报,汇报时间:一代区在2月25日至26日;二代区在5月13日至14日;三代区在7月6日;四代区在8月20日。附录A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粘虫(补充件)(一九年)测报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测报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站址____________________(北纬:_____东经:_____海拔:_____) 测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编制说明为积累部分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的系统观测资料,建立一病一虫一年一档制,为便于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测报水平,特参照一九七九年修订的系统测报办法及一九九一年制定的测报调查规范,设计了这套档案表册。要求有关站于每年年终将观测结果略加归纳整理,并用钢笔认真准确的填写清楚,及时上报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一份。表A1粘虫蛾量调查记载表诱测工具检查日期一组(五把)杨诱蛾器诱蛾器枝把或糖醋毒草把备注雌雄合计雌雄合计雌雄合计月日头/台头12……上旬计1112……中旬计2122……下旬计月计表A2雌蛾抱卵检查记载表卵巢发育级别及占百分比调查日期诱蛾方法检查虫数1级2级3级4级5级1级2级3级4级5级备注月日头% 表A3草把诱卵记载表调查日期平均每把单块卵粒数诱卵块数插把环境检查把数卵块数检查卵块数最多最少平均备注月日块粒 表A4田间卵量普查表调查日期单块卵粒数平均每平方取样面积备月日地点作物类型田2总卵块数检查卵块数最多最少平均米卵粒数注m块粒表A5幼虫发生量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取总平均各龄虫数占百比期类样虫每平地作型面数方米备注积虫数1龄2龄3龄4龄5龄6龄合计1龄2龄3龄4龄5龄6龄点物田月日m2头%表A6残虫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残虫及发育进度天敌寄生情况取期幼虫蛹寄作类样总寄备型面虫每平每平数生生1~56前123蛹化羽种物田积数3龄4龄龄龄方米蛹级级级皮方米蛹化类量数率注月日2虫数蛹数m头%头% 表A7粘虫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其中: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高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发生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其中:_______代________hm2;_______代________hm2;_______代________hm2。受害减产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发生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级防治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m2,占发生面积__________%其中:_______代________hm2;_______代________hm2;_______代________hm2。挽回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实际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