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96240
大小:123.1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08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武威五中第二次考试试卷高二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屮,只考虑符合现
2、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II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
3、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咅意识和获得知咅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咅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
4、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1.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口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A.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B.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
5、思的一项是()(3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C.包含着儒家屮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人音希声的境界。D.借助语言、民间咅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2.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B.
6、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屮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H。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
7、请设馔以候母曰:“二年Z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Z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口:“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
8、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