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

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

ID:41908790

大小:23.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4

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_第1页
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_第2页
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贺州姓氏宗祠的建筑分析宗祠,也称之为宗庙、祖祠、家庙、祠堂。其主要功能是供设祖先和举行祭祖的场所,同时也是遵循家族中的族规家法和议事的地方,它是中国宗法社会时代基层组织较多的功能场所。宗祠,又被视为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了祭拜祖先的圣殿。人类对于祭拜祖先的行为和心里由来已久,早在氏族社会就已经非常的盛行了,在殷墟的遗址屮,就已经发现为了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亭堂。在殷商时期,相同姓氏的人会有一个共同的“宗庙”,属于同宗的人则有共同的“祖庙”。直至周代时期,由于政府对于宗教制度的确立,庙宇制度开始逐步完善。贺州的宗祠数量比较多,因此在建筑的研究意义上是非常深远

2、的。0前为止在贺州建筑开发虽然有很多,但是在研究宗祠方面上确是寥寥无几。目前在国内对于建筑的研究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针对各个地方领域的个性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本人则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通过三年多的时光里针对贺州地区宗祠的多次实地考察及调研还有对丁相关的文件和文献大量阅读学习。例如对于贺州宗祠的李氏宗祠就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钻研,多次勘探和测绘。并对其建筑的空间特点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人尝试以贺州宗祠中的李氏宗祠为例来谈谈建筑空间的走向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贺街李氏宗祠,全称为湘粤桂李氏大宗祠,它的前身是老君庙。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的临贺

3、故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建在贺街镇大鸭村的古江坪村,后迁贺街长利村大洲尾,至东汉末,再迁现在的贺街镇河西村。临贺故城迁河西村时,庙城同年建。择庙址于城内西北角最高的老虎头(小地名)兴建了老君庙。[1]明代中叶,李族先辈,集合同姓人士,不伦亲疏,不分支系,共同集资于临贺古城(河西街,旧城隍庙右侧)创建三座两廊、湘粤桂3省李氏宗祠,清末翰林院庶吉士李孝先重修扩建。宗祠构筑富丽堂皇,占地8亩余。后因历史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2]湘粤桂代表于1995年农历十刀十八、十九两LI,召开3省(区)李氏祠堂代表大会,与会268人为重建李氏宗祠开展热烈讨论,成立组织机

4、构,开展募捐和重建工作,目前已竣工。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就是重修后的李氏宗祠。李氏宗祠是具有江南的园林风格。这个祠堂规模非常的庞大,占地面积八亩有余。布局以日子型为主,表现自然大方并取与R俱进的意思还有R月华光Z感。宗祠的正殿有三座连进,以青砖铺地琉璃瓦盖顶,雕梁画柱。后殿是没有房间的,但是后殿却有樟木發金和金碧辉煌的效果。主殿的内壁上有华美的壁画,上面画有龙凤呈祥、金玉满堂、三才和音、百鸟朝凤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图案。在中殿前段的风格稍有变化,在殿门口有两根主柱,柱身上雕有二龙戏珠的石雕。四面的山墙上全部砌成官帽的形式。在其四脊上分别雕刻着狮子和麒麟等不同的动物,用

5、来驱邪降魔。在中殿的左侧建造有H神像,右边建造有月神像,取意为得H月精华,并收阴阳的庇护。祠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文明发展的历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它记载着非常多的历史信息及文化内涵。对于传统思想和社会观念也得以映照,对于社会发展的不同现状也有着相应的见证。宗祠的建筑通常以其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丰富多彩的形式风格,宗祠的建筑和构成是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元素,它是有形文化遗产以及无形文化遗产的整合体,它对建筑和建筑间的组合形式都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因此在营造宗祠建筑就•定要了解古代宗祠建筑发展历史,了解宗祠营造出来的

6、建筑风格和特点,这样才能够修建真止美仑美奂的宗祠建筑。在宗祠的选址方面人们也是非常重视的…个组成部分。人们通常对宗祠风水的好坏视为宗族兴衰的关键,因此在新建宗祠的选址方面十分讲究,一般要求注意通过风水的角度选择龙脉的所在位置,不仅仅如此还要考虑生气的来源还要考虑到前有望、后有靠以及前方宽广、细水流淌、无直风冲撞、后靠要有生气等等。考虑这些是具有虚实相生、阴阳相济、园相胜、刚柔互补等涵构。对于周围的环境來说最好是有四周群峰屏列作为保护,前方的门户要有把守,左右两侧要有守护的卫士,后要有生气勃勃的背山所倚。总体來讲就是要注重山明水秀,这样才能人杰地灵,从而达到人才两旺、财

7、运亨通的效果。从宗祠的整体效果来说无论是建筑的选址还是建筑过程当中的细节都是要求非常严格和讲究的。参考文献:[1]引自:八步文史•第四辑•临贺故城姓氏宗祠,广西贺州市桂东印刷,2009年12月[2]陈冰贺街揽胜•南宁市源流印刷厂印刷,2000年12月(作者单位:贺州学院)作者简介:王红静(1987-),男,广西贺州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教研室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